首页 / 植物保护 /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带病种子、病稻草堆和未腐熟的含稻草肥料是每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秧苗或成株叶片受侵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40-50%

3、气候因素

三、防治措施

3、合理施用肥料

穗轴、枝梗受害后变褐或灰白色。在穗颈上最初产生褐色小点,扩展后穗颈部成段变成褐色或黑褐色

2、栽培管理

1、选用抗病品种

在感病品种上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是梭形病斑,两端常有向叶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浅黄色晕圈,背面有灰色霉层,这种病斑扩展较慢。一般在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感病品种在有利发病气候条件下,叶子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这种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此病流行的预兆。在高度抗病品种的老叶上,仅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不产孢子。秧苗三叶期至穗期均可发生

2、穗颈瘟

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栽培管理方法可使稻株生长健壮,抗病力增强,抑制病菌的繁殖与侵染,从而使病害不发生或少发生

一般亩用20%三环唑100克或30%稻瘟灵100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两种药剂可交替施用。预防穗颈瘟应在水稻裂胎70%至抽穗5%时第一次施药,齐穗期施第二次药。注意施药保护易感品种和易感稻田,及时防治叶稻瘟,预防穗颈瘟。叶稻瘟发生时及时喷药控制,以后视病情发展和天气变化,隔6-7天喷药一次

如果旬平均温度为24-28℃,且有一昼夜以上的饱和湿度,稻瘟病就易流行。多雨、多雾、多露、少光照天气易发生稻瘟病。当气温在20-30℃,田间湿度在90%以上,稻株体表保持一层水膜达6-10小时的情况下,稻瘟病就易发生

品种硅化细脆多,抗病性就强;籼稻较抗扩展,梗稻较抗侵入。水稻分蘖期和抽穗初期最易感病,出叶当天最感病,5天后抗病性增强

2、加强栽培管理

4、药剂防治

氮肥施用过多过迟,引起稻株疯长,叶质柔软披垂,易受病菌侵害;在氮肥过量清况下,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会加重病害的发生;砂质土壤易发病;肥田过度干旱后遇降雨或灌水,易诱发稻瘟流行;施用无机肥较施用有机肥发病重;长期深灌的稻田和冷浸田、漏水田易诱发稻瘟

一般以叶瘟、穗颈瘟危害较大。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叶瘟

1、品种杭病性

一、发病症状

冷浸田注意增施磷肥。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适当施用草木灰等含硅酸肥料

二、发生与流行的相关因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7/7682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