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保护 / 抗虫棉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抗虫棉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利用高压汞灯、黑光灯、玉米诱集带、杨树把等诱杀、捕捉棉铃虫蛾,减少棉田卵量;③化学防治。各地掌握的防治标准相差较大,二三代棉铃虫在百株幼虫5~15头以上时,就要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灭幼脲类、阿维菌素类等低毒低残留农药,如5%抑太保1000倍液、灭幼脲800倍液等喷雾,一般不用剧毒农药。①降低棉铃虫越冬基数。2.防治方法为防止棉铃虫大发生,影响抗虫棉的抗虫性,造成产量降低,应注意综合防治棉铃虫。秋季及时拔棉柴、耕地、冬灌和早春灌水,可有效降低棉铃虫越冬基数;②诱杀成虫

棉蚜以成蚜、若蚜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破坏组织细胞,使叶片萎缩变形,造成卷叶或发黄脱落,甚至死苗。苗期受害造成叶片减少,植株变矮,生育期推迟;伏蚜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油腻满株或使棉株脱落成光秆,严重影响产量,发生呈加重趋势。1、棉蚜是棉花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过去以苗期为害为主,现在蕾铃期为害也非常严重

棉蚜的天敌种类很多,常见重要种类有:瓢虫类、草螟类、蜘蛛类、小花蝽等,要注意保护天敌。有翅蚜出现和迁飞早晚及数量多少决定苗期棉蚜为害的迟早与轻重,最早出现在4月中旬,一般在4月下旬出现,最迟在5月上旬前迁飞至棉田呈点片状分布,当有翅成蚜、若蚜占总蚜量的30%左右,7~10天后就可出现有翅蚜的大量迁飞,在棉田扩散蔓延为害;③气候因素。2.发生规律棉蚜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越冬基数;②有翅蚜的迁飞。越冬阶段低温和夏季高温高湿对棉蚜发生繁殖不利,春季气温稳步回升是棉蚜大发生的季节,入伏前小雨、降温是促成伏蚜暴发的重要条件,大雨、暴雨不利有翅蚜的迁飞,可减少棉蚜数量;④天敌因素

棉铃虫一代主要寄生在麦类和豌豆上,二代有95%以上的虫口数量集中在棉田,三四代部分转向玉米和高粱田,但对棉田仍有很大为害。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随着棉花的成长表现也有差异。严禁使用BT农药,以防止棉铃虫产生抗性。1.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在河北中南部棉区一般发生四代,以二三代为害最重,偶尔也有四代猖獗为害。三代棉铃虫产卵分散,部分幼虫易在毒性最低的花蕊中存活下来,棉株处于营养和生殖生长阶段,毒性开始下降,一般情况下也不必进行防治,但是虫害发生中等偏重年份,超过防治指标注意防治。棉铃虫幼虫咬食棉株嫩尖,蛀食蕾、花、铃,造成无头棉和蕾铃脱落。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间,抗虫棉处于营养生长阶段,嫩芽嫩叶多而毒性高,而棉铃虫产卵多集中在顶尖,幼虫孵化后,在短时间内抗虫棉能杀死绝大部分幼虫,故不用化学防治。四代棉铃虫须防治1~2次

4.防治方法①使用包衣抗虫棉种。防治蚜虫一般使用甲胺磷、大功臣。如苗蚜667米2用10%大功臣10克,对水50公斤喷雾,伏蚜667米2用大功臣15克,对水50公斤喷雾,视蚜虫发生情况7~10天喷1次。包衣内一般含有杀虫剂,可以防治蚜虫;②利用天敌防治蚜虫;③化学防治。毗虫啉、40%氧化乐果、甲基1605等农药

二、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

一、棉蚜的发生与防治

在代表地块,调查50株,取上、中、下3片叶,当百株3叶伏蚜数量达万头或单叶百株蚜量达2000头时,应进行防治。伏蚜:自小暑至大暑间,注意检查棉株中、下部棉叶的棉蚜。苗蚜:选择有代表性的棉田,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当有蚜株率达30%,百株蚜量达500~1000头,是防治的有利时机,应进行防治。3.防治标准根据棉蚜为害情况。降低农药成本,保护天敌资源,防治环境污染,掌握防治标准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用药,减少防治面积

防治红蜘蛛、盲椿象、美洲斑潜蝇、蓟马等,可用克螨克等阿维菌素类生物农药。抗虫棉对棉铃虫有极强的抗性,用药量可减少80%左右,由于用药量的减少,抗虫棉田其他虫害发生量比常规棉田则相应增加。据河北省棉花所调查,伏蚜增加35%,红蜘蛛增加150%,蓟马增加350%,盲椿象增加85%白粉虱增加70%,叶蝉增加40%,因此,要因地制宜,特别注意防治以上害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4/04/81755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