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知识 / 新景观三部曲之三 景观是载体

新景观三部曲之三 景观是载体

因此,"加厚的地面"寻求综合的规划,通过开放式的空间取向设计,来创造高质量混合功能的开放空间,而不是孤立而单一的功能元素(图1-3)。随着城市密度的增加与中心用地的短缺,多层面空间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必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并将促成传统城市由水平式横向发展向立体化发展的转变:即地表空间、地上空间、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和层叠式的城市公共领域。虽然地表在人类干预之前就有自身的结构,然而人类的干预可以使其结构增强或重新构建。当地表变成一种空间,它需要厚度和空间上的复杂性来满足不同功能和高密度土地利用的要求。连续的地面结构是景观都市主义最为关注的对象,因为它是组织结构的基底。作为一种具有深层结构的层叠式的人工化地形,"加厚的地面"所代表的整体景观形态整合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公共空间的大量需求,确保"中国式密度"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的确正如肯尼斯-弗兰普顿所说的那样,建筑作为整体景观"场域"的组成部分,其形态取决于景观中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因而更适合用景观的地形学(Typologies)语言、材料和形式来表述,而不是传统的物体与地面或立面与平面对立的表述形式。景观化建筑可以被认为是由平面组合而成的架构,平面的累积被认为是地面的延续,而地面则被视为一层(或多层)可以被改变的地表,它们可以被隆起、折叠、叠加、修复甚至重构(图4-6)。这些操作方法并不是为了改变原有的地面,而是要把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联系成一个整体的景观"场域"。过去那种根据人们的意愿,随意改造地面、地形的做法已被尊重土地、依据整体景观形态的设计所取代。"首先,(城市设计)的重点应按照连续的景观形态来设计,而不是(强调)孤立的建筑形式;其次,迫切需要将一些超大型的公共设施,如购物中心、停车场、办公园区转变成景观形态"。由此形成的建筑形式,可以被看作为基地地表的空间和形象特征:如峰、谷、鞍、坡、岛和肌理(图7-9)等的再现

上述整体景观的3种形态代表了当今城市所具有的层叠性(多功能性)、无等级性(开放性、无中心、可蔓延)、弹性(可塑性)和不确定性(暂时性)的特点。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跨越各种空间和尺度,催生各类空间形态的产生。同时,它们还能够"汇"、"编"穿越其间动态的事件与过程,并能最大限度为它们提供联络、互动、交换、聚散、混合和相互融入的可能性

与传统都市主义以建筑作为设计的手段不同,景观都市主义是以景观作为城市结构性的载体(StructuringMedium),其尺度超越了我们的视觉极限,其深度超越了地表的厚度,而其过程则是在整个"场域"上展开的。由此可见,景观作为一种能容纳和安排各种复杂城市活动的组织结构既是自然过程,又是人文过程的载体。它为当今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概念化的分析模式和结构化的操作方式。这种由人造的环境(BuiltEnvironment)、合成的自然(SyntheticNature)、或组装的生态(AssembledEcology)创造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和结构的过程,就是景观都市主义的实践

1.加厚的地面(ThickenedGround)

3.景观基础设施(LandscapeInfrastructure)

在设计操作上,必须综合考虑层次性和尺度性,克服单个、孤立区域的不足,跨越从邻里到区域的多个权限(管辖区)来联系城市、郊区、农村及各类绿地类型;并使其在区域、地区、社区和地块(XL-L-M-S)等一系列尺度层面上发挥作用,最终实现整个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网络。通过为今后土地使用预备景观基础设施的网络,可以用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多样的可能性和灵活性的要求。通过以开放空间为导向的设计,来催生和协调多功能的空间,而不是孤立而单一功能的基础设施(图10-11)。景观基础设施是将专项投资的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领域对象的协同整合和统筹建设,形成一种更有效、更经济和更具持续性的优化状态。景观基础设施的网络为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提供了一个战略性的空间架构(图12-13),这种将一个功能层加在另一个功能层上的结构模式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因此景观基础设施的弹性体系必将取代现代主义刚性的形式与结构,成为一种组织城市空间形态的更好途径

传统城市中的景观、建筑及基础设施是互不相干的个体,物体与地面(Figure-Ground)对立而存在。这里景观不仅仅是绿色的景物或自然空间,而且可以是自然过程的混凝土表现形式,其中城市被看作是由自然力在地表作用加剧"隆起"而形成。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体系中,景观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扩充和发展。在这种局部服从整体的状态中,物体的自身形态不如物体之间的形态重要;同时个体之间的关系较之个体自身更为重要,这种关系同时决定了它们的外部形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整体景观形态。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Frampton)引用"巨构形式"(Megaform),而斯坦-艾伦则用可视化的连续"场域"(Field)来描述在复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人流相互影响下,当今城市存在的形式、过程或状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6/79096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