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南青北白话越窑

南青北白话越窑

作为标本品种,我曾买过一个唐五代越窑水盂(如图),器形古朴、内外拉坯痕明显,釉面发色稍差。作为水盂,较近代相比,体形大而肥,视觉上有敦实之感,握于手中饱满润滑,既可实用,又可把玩。水盂内外施釉,内无支烧印痕,烧制工艺较前先进了一大步,从它的底足圈上明显留有四个垫烧点,粘附着粉红色颗粒状遗痕,是胎体中氧化铁的反映。整件器物釉面称不上肥厚,放大镜下看釉面密布细小开片,开片缝隙处渗透土沁。说它唐五代的产品,主要依据为水盂外表饰有双圈开光图案,水盂口沿也以双圈点缀,框内画有花卉图案,这种双圈开框是越窑青瓷五代时期的典型工艺。整个水盂呈青绿色,局部绿中泛黄,局部绿中泛灰,这种色差是施釉不均或烧制时受热面的差异造成的。十几年前的市场上,越窑青瓷寻常可见,价格低廉,几十元、上百元便可买得,数百元可得精品,上千元便可得大器精品

南青即指越窑青瓷,北白即是邢窑白瓷。“南青北白”是人们对唐代制瓷业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越窑以秘色瓷为颠峰征服世人,作为“贡窑”绵延三百年之久,自然引来历史上许多文人的咏叹:陆龟蒙的“千峰翠色”早已为人传诵,而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论述喝茶的碗说道: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同时他还将“南青北白”作了比较:“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南青北白”如此比较,可见越窑在那个历史时期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至于越瓷精品秘色瓷,朝廷当然要下令大臣与庶民均不得用之了

顾行伟 唐和臻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家以其浓烈的乡土情感广收越窑青瓷,使市场上的青瓷价格一路上扬,十年前和十年后的价差竟有十倍之巨。尤其是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发现16件越窑青瓷,并被同时出土发现的皇室供奉物品账册上注明的秘色瓷,终于揭开谜底。唐称越州而得名。越窑青瓷在市场上更加抢手,尤其那些工艺、造型、釉色俱佳的青瓷精品。后宋人赵氏在《候鲭录》记载:“秘色瓷器,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令世人神思遐想:越窑秘色瓷百寻不见,笼罩神秘之感,越窑也因秘色瓷的难觅踪影而受人青睐。越窑之名源于浙江上虞、绍兴等地。价格一扬再扬,不少收藏爱好者只能以觅一块瓷片而解渴

来源:新民晚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2/50678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