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古琴小识

古琴小识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古琴就是文人手中赋诗弦歌的重要工具。2003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张唐琴以346.5万元的高价创下了古琴拍卖的历史纪录就是明证。古琴,又称七弦琴,从考古资料和古文献考察,古琴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了。最近,古琴的“申遗”,使古琴声名鹊起。长期以来,琴位列文人四大雅好“琴、棋、书、画”之首,与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之缘

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厘米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像周天365度),宽约六寸(20厘米左右),厚约二寸(6厘米左右)。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琴头”上部称为额。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据说古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因此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琴面外侧13个圆点称为徽,是泛音的标志,也是音位的重要根据。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琴徽多用贝壳制,也有用玉石或纯金制。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额下端镶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称为“岳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

琴上岳山、承露、冠角、龙龈、龈托等都是用美观的高档硬木制成,如乌木、紫檀木、花梨木等。有了断纹的琴音质会更美。周身刷漆,以黑色为主,也有红色和棕色者。琴身的漆经过百年左右,开始产生断纹。一般来说,琴面多用桐木,也可用松木、杉木,背板用梓木。凡传世古琴无不经过生漆的修补

另外,古琴与一般乐器不同,绝大部分古琴都有高雅诗意的名字,如“九霄环佩”、“春雷”、“虎啸”、“玉玲珑”、“大圣遗音”、“飞泉”等等。传世琴形主要有:伏羲式、神农式、凤势式、连珠式、师旷式、子期式、仲尼式、霹雳式、绿绮式、正合式、梁鸾式、清英式、万壑松式、飞瀑连珠式、蕉叶式等等。杨海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2/48649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