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保护 / 综合防治桑细菌性黑枯病

综合防治桑细菌性黑枯病

该病病原菌在病枝条、病芽组织及土中病残枝叶上越冬。不同桑品种对该病的抗病力差异很大,桐乡青最感病,湖桑系列品种较抗病。带病苗木和接穗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传染源。气温在25-30OC,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该病容易发生。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以及偏施氮肥、枝叶徒长的田块,比较容易发病。越冬病原使芽叶发病,以后病部溢出的菌脓通过雨水冲溅、枝叶接触、昆虫带菌传播到嫩梢嫩叶,再次侵染

一种由叶片气孔侵染引起,发病初期呈油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半透明斑点,后扩大转变为黄色至黄褐色病斑,周围叶色稍褪绿,气候干燥时中央会穿孔;另一种是通过叶柄,叶脉从维管束感染引起的,病叶叶脉变褐,由叶脉限制形成多数细小的多角形病斑,在叶脉、叶柄上产生暗黑色稍凹陷的细长条斑,严重时叶片皱缩,大部分发黄脱落。病害蔓延到枝条时,病枝上出现粗细不等的点线状棕褐色斑,斑上常溢出淡黄色的珠状菌脓,严重时病斑可深入枝条深层组织。病菌侵入嫩梢时,嫩梢和芽叶变黑腐烂,形成烂头。该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桑叶上由该病引起的病斑有两种类型

因地制宜选栽荷叶白、育2号、湖桑13、湖桑199等品种。(5)及时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控施氮肥,增施磷肥和有机肥。(2)培育无病苗木,不用病枝作接穗或插条,发现病苗及时挖除。(6)发病初期用15%链霉素和1.5%土霉素加水500倍液喷雾,隔7天一次,防治3-4次。针对该病发生特点,生产上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良种。及时挖掉老病树,补栽新桑。冬季剪去病梢,夏伐时剪除病枝,将病枝残叶带出桑园烧毁。(4)加强治虫工作,夏秋季坚持采叶留柄,以减少伤口,降低发病率。(3)清园防病。在该病多发季节用15%铜氨杀菌剂200倍液喷雾,隔5-7天一次,共喷2-3次,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344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