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景观 / 二里头墓葬龙形器饰物的清理与保护

二里头墓葬龙形器饰物的清理与保护

根据这种情况,现在还不能对石片下方的泥土支撑部分及周边范围进行大面积的加固处理,防止保护试剂改变其原来的有机物组合成分。只是选用了具备粘接功能、但渗透力不强的合成树脂,在石片与石片的连接缝隙之间进行了适度的固定,目的是不改变龙形器下方泥土的有机成分(为在此之后用其他替代物品合理复原龙形器创造条件),还可使互为连接的组合石片不易松动变化,保护其现有的基本形态。它是哪种有机物,对于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十分有必要,在不妨碍龙形器整体型制的前提下,从几处不同部位紧贴在石片的下方,取出微量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其结果还尚需时日。由于眼下还存在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尚未梳理清楚,就龙形器本身而言,它到底依附或粘嵌在什么物体之上,是木质、皮质、还是丝麻织品等,目前还一时难于判断

这样既可有效地保护龙形器免受灰迹和有害气体的侵蚀影响,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让人们近距离地观察该器的细部特征和结构(希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和阐述)。目前,根据龙形器的外观具体形态和轮廓,以及易于展示等方面考虑,采取遗迹遗物套箱入匣的一些具体手段和方法,将该器套入一个长84、宽28、高22厘米的木匣之内,面上的一块是用有机玻璃制作而成,在匣框的两侧上端开设相应规格的沟槽,使固定于该处的玻璃面板能够顺利自如地左右开闭。上述措施对于此物的保护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在考古现场墓葬的清理过程中,于墓主人骨架之腰部上方发现了散落在该区域内为数不少的经过加工的绿松石片。限于工地的环境和条件局限,为了保证饰物的完整程度,需要采取遗物遗迹套箱的方式将墓葬的相应部分整体套装,运到室内进行深入的清理和研究

以往在龙山时代至二里头时代的墓葬中也曾有过大量的绿松石片集中出土,但在出土时大多处于散乱状态,而无法确定其准确的排列次序和位置,这些绿松石片均可能粘嵌于金属托内或附着在有机物体上,皆因支撑物体早已腐朽无形,所以,无法复原其原本的真实形貌,可谓是十分遗憾的事情。此次我们所清理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虽然有少量部分的石片散乱移位,但其总体形貌还是比较完整的

如此这般反反复复地使用毛笔对饰片进行刮洗,最终让泥土脱离饰片,使每一饰片以及相互关联的区域纹饰部分表面洁净、轮廓清晰地展现于眼前。随着清剔方式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与熟练,饰物中部至头部区域内的清剔工作方法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这一阶段的实际情况及内容较此前要复杂得多,但清剔的效率和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保持绿松饰片的原始方位角度及与四周的相互连接关系,每当清理于接近和触及到饰片的时候,放弃使用竹木签等小工具,改用小号毛笔蘸取适当水剂对饰片进行适度洗刷,使贴附于饰片之上的泥土随着水分浸释而被带入到笔头,将毛笔沉入装有水的器皿中轻微搅动粘贴到的泥土便会轻易地沉入水中

或者因为墓葬内的填土塌陷时间不一致,使饰物呈散落状,无法识别其原有的真实形状。现就清理保护这两件饰物的过程、饰物的型制和结构等方面分别介绍如下:。饰物的中部有一带玉舌的铜铃。在墓主人头骨下方项颈处清理出产于南海的海贝80余枚,从型制规格上讲,也是一件多条线索穿缀为整体的装饰物品。目前所清理出来的绿松石龙形器,为一件长70、头宽15、身宽4厘米,呈夔龙形态的饰物。在以往的田野考古发掘时,属于夏商时期的墓葬中,绿松石镶嵌之饰物也曾经有过发现,但均因为饰物的规模较小,数量偏少,处于凌乱状态,没有形成相应的状态

墓葬中出土了人骨架一副、绿松镶嵌饰物一件及不完整的彩绘木器和小件陶器残片若干。经过清理和保护,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处理过程,装入了能够长期保存的木匣之中。2002年秋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二里头队在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调查夏商时期的宫殿时,于该宫殿区内发掘出二里头二期的贵族墓葬一座

龙形器饰物的头部大体上呈方状形,长12、上宽14、下宽13厘米,为一饕餮纹面饰,眉、眼、耳、鼻等均用绿松饰片和加工玉块摆放成相应的立体形状,清晰可辨。不过,其中的一侧存在有塌陷变形现象,造成了为数众多的饰片之角度位置发生变化。随之进行必要的临时性加固措施,使这一出土固有形态保持下去,客观实际地反映了其本来面貌。在实施清剔的整个过程中,随着每一步骤的相继开展,发现新的问题,出现新的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文字记录、影像拍摄和实图绘制,资料的收集工作是比较完备和准确的。但是为了保证考古遗迹第一手资料的原始完整状态不被破坏,即便是局部少数饰片已经移位呈相互叠压状,或者是弃落一旁的,都没有改变目前的存在方式

况且饰片底部互为连接的粘合剂早已丧失,如果使用的工具力度不合适,那么这种饰片的位置角度肯定会移位变化,还有可能由于挤压原因,把周围互为相连的饰片推移到他处,影响和妨碍其他饰片的位置排列,造成整个小范围内的饰片移动和混乱。填土中不时会出现不成形状的小块红色漆皮,还有零星的小颗粒木炭,还有一些破碎的陶片,形体均普遍地较小,无法识别是属于哪一位置上的。原因是绿松石饰片的形体过于窄小,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为0.2至0.8厘米,而厚度只有0.1厘米左右。所以,还需要一边清理、一边采取临时性的加固措施,使之不可轻易地出现难于预料的结果,为下一步的清剔工作提供便于操作的前提和条件。稍有不慎,原本码放有序的饰片就会移位,出现角度变化,与原有位置形成偏差,甚至脱落难于就位。使用的多为精致灵巧的自制小工具,如小型金属刀、竹木签和小毛刷等。这一侧的饰物形体基本保持完整,但是有几处局部出现残缺,还有的地方处于凌乱状态。为了便于下一步的清理工作,每次操作之前都需要喷洒少许清水,让泥土表层得到充分的湿润,使之坚硬结构恢复至原来的松软状态,清理和剔除过程就会变得较为容易,对于周边侧面也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在具体的清剔过程中,两手要协调,一手持工具将一侧的绿松石片固定稳妥,另一手顺着饰片排列方向进行适度的清剔。采取由上而下,层层拨开的方法,动作轻缓地循序渐进式的依次进行清剔,不能放弃和忽略任何有考古价值的信息。从整体上看,龙形饰物的下半部分的轮廓是清晰可辨的。在实施清剔的时候,需要对木箱内的填土按照其总平面依次逐步向下方进行清剔,平均厚度约为0.5厘米。清理中,首先在中间部位铜铃下方发现了成组的排列有序的绿松石片,顺着这一排列逐步向一端实施清理,直至龙形饰物的尾部。由于套箱内的填土水分蒸发严重,已经形成了较为坚硬的表层外壳,并于局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裂现象

饰物的清理

依据墓葬清理的操作实施规程,需要立即进行照片拍摄、绘制现状平面图等资料的留取工作,对该层散落于不同部位的绿松石片进行编号,以及描述准确的文字记录,制定下一步稳妥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操作程序。从保存的现象观察,经过加工数量众多的绿松石片于其间如此集中,说明下方应该有呈相对形状的物体出现,清理和处理工作不能操之过急。打开套箱之后,清除了覆盖于上方的包装物品,零星的绿松石片散落于人骨架的胸部和腰间范围内。随后将散状之绿松石片按照编号逐一取出,存放于易于识别的透明资料袋内

龙形器的保护

作者:佚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1303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