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保护 /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

1、整治排灌系统,避免洪水淹没稻田,进行合理灌溉,防止深灌积水

4、洪水退后,应立即排水,撒施石灰、草木灰,控制病害扩展,促进稻根再生;当稻新根出现时,抓紧追施速效氮肥,促进稻株恢复生长,以减少损失

拉丁学名:Pseudomonaspanzcz(Elliott)stepp

主要特征,在秧苗的叶片和叶鞘上呈现水渍状长条斑,沿中脉向上下发展,病斑为黄褐色至黑褐色;病菌侵害未展开叶片引起心腐,严重时有恶臭。为害症状:水稻苗期至穗期都可受害,但主要发生在秧田期,从稻种萌发第一片真叶时即显现症状。在成株叶片上,病斑多从叶片与叶鞘交界处发生,然后沿中脉向上下发展,成为深褐色长条斑,最后病部腐烂,有臭味,叶片枯死。病株一般高于健株,无效分蘖多;病穗的穗颈伸长,小枝梗淡褐色,弯曲畸形,谷粒不实

常用药剂:川化018叶青双

2、进行稻种消毒(处理方法同水稻白叶枯病),加强秧田管理,避免串灌和防止淹苗

发病特点:本病发生与秧苗淹水有密切关系。凡低洼受淹稻田,或连日暴雨,受洪涝侵袭的田块都易发病。高温高湿有利发病、以矮秆品种,生长嫩绿的田块发病重。一般稻苗受淹后3~8天开始出现症状

防治方法:

3、秧田期发病,可喷布川化018或叶青双,方法同水稻白叶枯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7903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