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保护 / 如何防治小麦全蚀病?

如何防治小麦全蚀病?

(2)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泞耕细耙,及时中耕,加强肥水管理等,都可减轻病情

无病区防止传入,初发区采取扑灭措施,老病区要采用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积极调节作物生态环境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小麦全蚀病防治要分类进行

在小麦拔节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粉每亩150克–20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100毫升–150毫升,加水50千克—-60千克浇麦,防效也可达60%发上。(3)药剂防治:播种时,可用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03%有效成分拦种,或12、5%特普唑可湿粉按种子量的0、05%拦种,可有效控制全蚀病

由于根部和茎基腐烂,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穗不实或秕粒。小麦全蚀病在豫北、豫西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小麦从幼苗至抽穗均可侵染,但以苗期最易受侵染,造成的损失也最重。大麦、小麦等寄主作物连伤脑筋,小麦玉米复种发病重。土质松散、碱性,有机质,缺磷、缺氮、肥力低下的土壤发病均重。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病苗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表面和内部腐烂。抽穗灌浆期茎基部变黑腐烂愈益明显,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叶鞘易剥离,内仉和茎基表面黑色。此病一量发生,蔓延速度很快,为害严重。拔节后根部和茎基部腐烂加重,植株矮化。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全蚀病是由子囊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以菌丝在士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成为主要的初侵染源,混有病残体的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一般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分蘖前后基部老叶变黄,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的枯死。近收获时可见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

(1)合理轮作:有水源地区稻麦轮作,旱地小麦与非寄主作物如棉花、甘薯、烟草等轮作可明显减轻病情;对即将衰退田,要保持小麦玉米复种或连作,促进全蚀病自然衰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4830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