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保护 / 套袋梨为何黄粉蚜危害重

套袋梨为何黄粉蚜危害重

(一)隆冬12月利用清园消毒之机,刮除树干和大枝粗翘皮,集中烧毁。并细致地喷布一次3~5度石硫合剂,涂白树干,扑杀在果台和枝干皮缝内的越冬卵,以减少次年虫源,这是每年防治的关键

以从8月下旬起成熟的中熟、晚熟品种和白梨系统中的优良品种受害最重。初害果实,起初果面上有堆堆黄粉,拨开一看是卵粒和初孵化出来的若虫,擦去后果面上出现黄色稍凹陷的斑块,即为若虫危害的斑痕。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常群集在萼洼处吸食果汁,被害处变黑腐烂,造成大量的落果烂果

越冬卵和若虫淡黄色,若虫形似成虫,只虫体稍小。有性型,体长椭圆形,比前三种小,雌成虫长0.47毫米,雄成虫0.35毫米,体色鲜黄,口器退化。成虫的形态相似,体略呈倒卵圆形,上有一层薄蜡粉,长0.8毫米,鲜黄色,有光泽,腹部无腹管、无翅、无尾片,喙发达。黄粉蚜有干母、性母、普通型和有性型四种,前三种均为雌性,是孤雌生殖

气温17.5℃~24.7℃,相对湿度在50%~71%时,虫口猛增,气温下降到13℃~16℃,相对湿度为78%~82%时,虫量大降。云南今年春末夏初干旱期长,天气亢阳,空气干燥,温度高,湿度低,是最适宜黄粉蚜发生的气候,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治。据观察,早春干旱,气温回升快而稳定,冬卵孵化早,雨水少,虫口密度增大快;反之,则推迟和增大慢

四、防治方法

二、形态特征

三、发生规律

梨果套袋后,恰好在袋内营造了一个遮阴避光的小环境,所以发生就多;而袋内温度又比袋外高,它就分散开来栖息和取食,所以被害处多,烂果多,损失重。套袋梨易发生黄粉蚜危害的原因是,黄粉蚜喜阴暗隐蔽的环境和温和干燥的气候

一、分布与危害

以若虫和成虫的刺吸式口器刺入枝干嫩皮和果肉吸食汁液,常群集于果实的萼洼周围危害,被害处渐变为褐色或黑色斑块,俗称“膏药顶”、“黑膏药”、“黑沟子”。食性单一,只危害梨。受害重的果实,果肉组织逐渐腐烂脱落;受害轻的降低品质和商品价值,是造成犁经济损失大的害虫之一。梨黄粉蚜,别名黄粉虫,同翅目蚜科昆虫。分布于辽、冀、徽、苏、豫、陕、川等省的梨产区,云南近十多年来也有发生

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梨的套袋逐年增多。凡是按照套袋规程操作的,都收到了减少病虫危害、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皮光洁度和外观品质的效果,但同时各地又发现套袋梨比不套袋的黄粉蚜危害重,特别是没注意检查防治的梨园,造成的虫果最多,损失最重

(三)在越冬卵孵化的3月,若虫开始转移为害的5月,各喷一次农药扑杀前期若虫;在7~8月的发生盛期,每隔10~15天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喷药一次,连喷4~5次。药剂组合可为80%粉剂代森锰锌800~1000倍+25%乳油甲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40%乳油杜邦福星800~1000倍+2.5%乳油溴氰菊酯2500~3000倍液,或70%粉剂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5%乳油吡米啉2500~3000倍液。套袋后喷药不用解袋,只消把果袋外面喷湿到欲滴而不滴水,待药效渗透进袋内,即可把病虫扑灭。药要轮换使用,不要次次都喷一个组合或一种农药,以免增强病虫的抗药性

一年发生6~10代,若虫4龄,以卵在果台痕内和枝干皮缝内越冬。越冬卵在3月中旬开始孵化,先在果台和枝干皮缝下的嫩皮上吸食汁液,到5月份温度适宜、食料丰富后,逐渐扩散至叶腋、枝干裂缝、果实萼洼和梗洼危害,6~8月是4~8代的发生盛期,虫口密度最大,且高度集中在萼洼内吸食果汁和繁殖,8月份后虫口密度下降

(二)危害套袋梨的黄粉蚜,多是从果袋上部扎口和下部排水孔爬进去的,因此套袋时上面进果口要封严扎紧,袋要鼓胀理直,下部排水孔要朝下,以减少黄粉蚜爬进袋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4570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