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小说根雕

小说根雕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不禁要问:那艺术是什么?而这更是一个复杂的宏大得让学生我在这里不能说清的问题。买别人的作品也是一样,买和自己价值评价相符与自己心灵相通的。回想自己,从儿时好奇地接触雕刻到正执笔时,所雕的器物尚未逾百件。但关于艺术是什么、怎么评价艺术的好坏和怎么审美,还是有几个基本的关键词汇:自我的,自发的,本真的,诚实的,甚至是排他的。如若不通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为自己而做,为喜欢而买。虽然作品本身都是稚嫩的、摸索的、生涩的,但很高兴,件件都在纯然表达着自己的主张

于是,C君开始盘玩起50元的宝贝,每当色泽渐佳的时候他总感叹如果雕得再好一点多好,才配得上这色彩。一年后他又有了1000元的宝贝。他想,虽然买不起秋人的作品,但是怎么也应该买个50元的,价格也不算高。再说C君,一月后将自己的5元作品盘玩到色泽可人的程度,于是带着5元橄榄去见朋友,展示成果。他突然看到了许多被雕刻过的橄榄核,大不盈握,十分可人。不久后,C君有了500元的宝贝。我想编一个不负责任的故事,用以解释这个“不高但也不死”的市场的特殊性。也就是在C君走后的那年C1、C2、C3、C4、C5君陆续隐退,D、E、F、G、H、I、J、K君···又悄悄地来了。但是一问价格,令他唏嘘不已。带C君来玩的朋友也是玩家,家里有几件业界第一圣手“秋人”同学的作品。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的来,解一解钱囊,推动了一小片市场。一日,C君在朋友的带领下,第一次去了一个花鸟市场。伤感之余,他踱到了一个地摊边上,找到了雕刻虽然粗劣但是仅需要5元的作品,于是断然买下。就这样这个市场了曾经来了一个C君又走了一个C君。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数次在遗憾中的挣扎,C君终于玩上了秋人同学的作品。登上顶峰的C君,一览众山小,但此时他渐渐不能承受妻儿对他纨绔的责备,他醒悟了,隐退江湖。但不幸的事发生了,C君看到了秋人的作品与自己的“珍爱”有着天壤之别,突然发现自己宝贝恶俗不堪。不过,列位看到这里也不必过于忧伤

这些都是我站在玩家的角度得来的,因为我首先是玩家。以果核为例,对民间工艺美术雕刻的一点看法就简单谈完了,顺便也讲了ABC君的故事

本一个纯粹的简单的动作,就具有的经济意义。于是款识就发生了质变,并可以用控制落款,如何落款,达到资本运行最合理的分配。嘿嘿,就像看到一个作品,人们暴露了自己不同观念素养。后来这种留念的标记,随着作者的扬名成为了收藏者们的增值筹码。从这个意义上说落款至少首先应该是一个内求的需要。创作过作品的人都知道,一件作品完成以后,无论美丑善恶,自己对之都十分爱惜。就是因为这样投入了的情感,从业者愿意给自己留一个念想,以便东西流传出去后,来日能有机会再看见时,体会那种好比是自己的孩子回了家的感受。本来一篇比较严肃的文章就这样被我越写越散漫,对不起,实在是能力有限。看完这个我杜撰的故事,同样有人看到了希望,有人开始淡然。尤其是初做者,更不要说是令自己比较满意的了。最后还想简单谈一下落款。即使自己保存,留个时间节点,做一点小标记,也是对日后自己往事的回忆和现状的比较

前几天,偶然看到,B君借鉴了A君的一件橄榄核雕的人体作品。而抄袭手段在这个行业里的生存状况和玩家(也就是主流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我们也认为有什么样的作者就能引导什么样的市场,但终究什么程度的受众还是决定的什么样的市场。而核雕市场的兴衰发展,我们从受众和从业人员的素养中就可以一目了然。A君当初在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头发上的处理用了一种比较特殊造型和手法,其当初目的就是因为自己手伤,无力多去料,就设计了这个形态,可以在少雕刻一点同时也保留美感。如果说,整个民间工艺美术界都还未能登堂入室的话,那么核雕(尚且这么称呼)类的圈子则更难攀高枝。对于后者,与其说他们喜欢核雕的人体造型,倒不如说他们喜欢女色,而且没有要求来者不拒。虽然形式上全盘借鉴,但在所谓的细节上也加上了B君子自己本真的情感。当然我们没有理由去斥责任何一方、任何一个人,因为审美也是自我的,真实的。故此,看现在这个民间工艺雕刻市场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照搬、抄袭甚至的是分享劳动成果,亦是这个行业里的潜规则,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中国特色。不出意外,这也是决定了你手中的藏品在不久的将来是保值还是血本无归。很巧,B君借鉴到此的时候大概也手伤了吧。再以这AB人体为例,有人看到了人体的优美,有人却能看到色情;有人看到了结构,有人却能看到性;有人看到的肌肤的基于构造上的起伏,有人只能看到外轮廓

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操此活计的关系,主观上不太情愿接受这个观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问自己:我在玩艺术还是玩材料?。虽然橄榄是廉价材料,但是人们对于核的体积,造型,色泽,质地的追求,也在挤压雕刻本身的艺术价值空间。大到和田玉(代表),中到象牙犀角(代表),小到高档木料,微到核桃橄榄,这些材料的雕琢无一不惯用着这种思路。正是人们对于材料本身的格外重视,重用,才致使雕琢这些材料的调用的情感意识、提出的主张和使用的技术退居次席成为材料本身的附加值。然而,纯粹艺术本身可以不拘泥于材料甚至不拘泥于形式、技法和公众价值评判。这一点在和田玉的雕琢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人们更关注的是玉料本身的品质和价值,雕刻只是用来弥补瑕疵或者使材料赋予使用功能。当粘土小样和一比一稿完成之后,选用金属翻铸,石膏翻铸造,复合材料翻模还是用石木雕琢,就根据创造者的设计、安放的场合及功能灵活操作了。那么又为什么要调整主次关系呢?是的,我承认我有一点自卑感,因为我所玩的东西,它们的“家族”,很难登堂入室,尤其是在文艺全球化的今天。对此有着同样偏好的人们将之称为“核雕”。同时,粘土的快速表达可以使他们在第一时间抓之稍纵即逝的小感觉和造型必要的大感觉。为了解释个问题就先要知道民间工艺美术和所谓正统艺术之间如何产生的一条无形的鸿沟。因为这一提法会引导人自闭思路,与其叫“核雕”倒不如叫“雕核”,把一个专有名词变成一个动宾短语来的好。不觉中我正和橄榄核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关系,在我看来果核是一种很有趣的材料,而橄榄尤佳。这一点上,画过色彩的人都知道,在铺调子的时候,我们最好尽快铺好,色觉在把握对象的第一时间是最敏感的,再而衰,三而竭。可见,此二者思维方式的差异便是这鸿沟形成的原因。这一切都是为材料服务的。一来形象生动,二来调整主次关系。而更有趋势显示,硕大的果核本身也逐渐尊贵的千金身价——(哥玩的不是雕,是料)。以之来表现艺术家的创作,能给予他们最大的艺术表现空间,并使完全表达成为可能。基于这些,我更愿意告诉自己,我“雕了一个核”而不是“我做核雕”。当然也会有严谨的分析派,只是这样的色彩总难有一种澎湃的生命张力。我们知道,艺术,“艺”字当先“术法”为基,在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里,从业者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将对材料的分析和利用放在行事的首先并贯彻始终。要弄清何以形成这样的规则,则要从初始器物的产生发展以及艺利观的形成说起,碍于篇幅有限,不做赘述。以学院中例行的雕塑为例,学生和从业者们必然是用粘土为创作的第一材料,因为粘土具有快速简易成形的属性,操作它的技术难度大大降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4395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