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保护 / 沙门氏杆菌病是怎样引起的?有哪些症状?

沙门氏杆菌病是怎样引起的?有哪些症状?

被各种沙门氏杆菌污染的肉品、乳等饲料,是最主要的传染来源,而带菌家畜及病愈家畜的肉品饲料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当毛皮经济动物吃了上述具有传染性的畜肉饲料,可引起副伤寒暴发,造成巨大的损失。狐、北极熊、紫貂、水貂的沙门氏杆菌主要是由肠炎杆菌及猪霍乱杆菌引起的;水獭的沙门氏杆菌病是由鼠伤寒杆菌引起的。毛皮动物患沙门氏杆菌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诊断需采病料进行细菌培养和显微镜检查方能作出正确判断。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2℃,不吃食,躺卧,行动迟缓,狐和北极狐有时发生阵发性痉挛,并大量流涎,后肢麻痹,粪尿失禁,最后呈昏迷状态,很快死亡。剖检可见尸体极度消瘦,肝脏肿大变脆,脾脏显著肿大,包膜紧张,脆弱易碎;胃粘膜肿胀增厚;肠粘膜全部水肿,并覆盖粘液,肠系膜淋巴肿大,呈灰色或灰红色;肾脏肿大,灰红色,包膜下有点状出血,膀胱内有少量点状出血。当毛皮动物换齿、换毛及患有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幼兽断奶、更换饲料以及饲养密度过大,气候突然变化时,都易诱发本病的发生。慢性型多见于狐和北极狐。亚急性型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沉郁,呼吸加快,食欲丧失,被毛蓬乱无光泽,眼窝深陷,并发生呕吐和下痢,粪便稀薄如水,迅速消瘦,后肢麻痹,躺卧不起,经1-2个星期死亡。沙门氏杆菌病多发于6-8月份,1-2个月龄的幼兽及衰弱、消瘦、发育不良的毛皮动物较易发病。慢性型表现为食欲不振和下痢,粪便内含大量粘液;眼结膜发炎,眼深陷;被毛蓬乱,丧失光泽或集成团;行动迟缓,多卧地不起;动物消瘦并呈现明显贫血,经3-4周死亡。沙门氏杆菌病是怎样引起的?有哪些症状?毛皮动物沙门氏杆菌病又称副伤寒,是银黑狐、北极狐、浣熊、紫貂、水貂、水獭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呈急性经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3141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