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景观 / 园林中“点景之笔”——园亭建筑(图)

园林中“点景之笔”——园亭建筑(图)

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出多角形(三角、五角、六角、八角等)、长方形、圆形、扇面形、圭角形等形体。园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亭的形式起初是一种体积不大的四方亭,木构草顶或瓦顶,结构简易。在单体建筑平面上寻求多变的同时,又在亭与亭的组合,亭与廊、墙、房屋、石壁的结合,以及在建筑的立体造型上进行创造,出现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录顶及组合亭等。园亭的造型主要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等。这样一种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宜布置基座的建筑形式,就很适合亭这类“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中国古建筑多是梁架体系的木结构,由木柱承重。因此,平面和立面的处理都较自由。屋顶的造型和曲线也可由人们的审美观点和视觉需要来确定

青城山以树为柱的茅草屋

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园亭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的小而集中,因此,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并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

作者:佚名

中国园林很讲究亭的位置的经营,在北京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这类大型的离宫别苑中,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的陪衬。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借景”、“框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分页:[1][2]。设在风景点的“碑亭”,在亭中立碑刻石题诗,引起游人对园林意境的联想,也是常用的点景手法。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亭则成为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

中国园林中很早就运用亭。明末计成著的《园冶》一书中,有专节论述亭的形式、构造、选址等。据《大业杂记》载: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见隋西苑),“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今古。”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还可以看到那个时期亭的形象

中国古代园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3057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