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需量大幅上升 “两极”种球畅销

需量大幅上升 “两极”种球畅销

据了解,今年销售这些品种的企业仅2~3家,其总进口量不足60万头。此外,市场表现好、售价高的百合品种,其种球价格也很高,周径为16~20厘米的‘黄天霸’,售价为6.5~7.5元/头,周径为16~18厘米和18~20厘米的‘诺宾纳’售价分别为5.6元/头和7.0元/头。种球价格高涨的原因,一是从去年到今年初其切花一直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零售均价达10.0~15.0元/支,高出普通百合40%~60%;二是今年这些种球进口量小,供不应求

此外,近两年来,进口种球除了以上品种外,部分企业每年都适当引进3~5个市场成熟、表现良好、适宜云南种植的新品种。其中,芊卉、温德迷尔等企业今年除继续引进了一些性状表现良好、非常受消费者喜爱的OT型百合如‘黄色风暴’外,还进口了少量的‘诺宾纳’新品种,该品种属于OT型红花品种,花苞大、枝长,很受市场欢迎。今年,从荷兰等国进口的百合种球品种主要有‘西伯利亚’、‘元帅’、‘蒂伯’、‘索邦’、‘卡萨布兰卡’、‘木门’、‘黄天霸’、‘马可波罗’、‘星球战士’等30多个大宗品种,其中‘西伯利亚’、‘元帅’、‘蒂伯’、‘索邦’等4个品种在云南的种植面积最大,这4个品种每年的种球进口量也最大,约占总进口量的60%

其中,明珠公司从降低种球成本入手,与荷兰种球生产供应商合作,在昭通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种球复壮,带动300多家农户种植400多亩百合种球,农民一直用来种玉米和土豆的土地,改种百合种球后,亩收入从原来的几百元增加到2000多元,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称赞。另外,在迪庆州维西县境内,云南格桑花卉公司联合近百户农民生产百合种球,花农户均年收入近2000元,比种植玉米、白芸豆等作物的收入高出了5~6倍。种球国产化的富民作用不断凸显近3年,明珠、格桑等企业,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昭通市朝阳区、迪庆藏族自治州、玉溪、昆明等地区,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和“公司+农户”的模式联合当地农民生产百合种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企业和农民双赢

2007年,云南通过各种途径购买的进口百合种球预计为6300万头,自产球约2130万头,分别较去年上涨16.7%和52.1%,其中进口球中的小规格球和大规格球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0%和30%

鉴于此,专家建议,一方面欢迎更多的国外企业到云南投资,为我们增加观摩和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加紧自身的发展步伐,不要在品种数量、栽培时间、价格等方面受制于人。外企入驻给种球国产化带来压力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荷兰种球企业看好中国及其周边巨大的百合种球市场,纷纷把种球生产基地建到云南,最终达到控制亚洲市场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百合种球需求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即周径12~14厘米的小规格和周径16~20厘米的大规格种球受欢迎,占比例分别为50%和30%,且行情有小幅上扬之势。去年10月份之后预定的小规格种球售价为1.2元/头,目前已涨到1.6元/头,大规格种球的均价也从年初的4.0元/头涨到4.2~4.5元/头。根据好花好价的市场规律,若选择大球,提高切花品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风险。生产者若购买小球,第二、三年还可以继续生产切花,届时即使每支切花价格降到最低,至少能保持1.0~2.0元/支的纯利润,花农不会因切花行情的波动而亏损。目前,周径在16~18厘米的‘西伯利亚’、‘索邦’等大宗品种,售价约3.4~3.5元/头,较去年下降24.4%,同规格自产球均价为2.4元/头。这两种规格的种球需求旺盛,主要是受2004年和2005年百合“烂价”的影响,所以花农选择这两种规格的种球以回避市场风险

从全省百合生产情况看,今年的百合种植面积较去年略增,增幅预计在10%左右,今年的进口种球和自产种球也相应增长,其中进口球增长幅度为16.7%,自产球增长幅度为52.1%。整体上看,今年百合种球供应量充足,价格也将保持平稳态势;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云南对进口球的需求量不会因国产种球的增加而减少,这主要是因为2006年云南百合切花行情高涨,提高了百合种植者的积极性,此外,种植者也迫切需要引进国外优质种球来提高百合切花品质,不断丰富和调整种球的品种结构。5~8月正是云南百合栽种高峰期,从5月份开始,种球已进入销售旺季

核心技术欠缺据了解,云南自产的百合种球,带病毒率在70%~80%,种球虫害和病毒的处理普及不够;另外,种球冷藏处理技术、种球营养积累、种球田间栽培管理等方面与国外的差距还较大,需要继续努力

按照每年生产2000万头自产球计算,则每年可节约百合生产成本3000万元以上,企业的生产成本至少能降低30%。因此,建议有科研实力的企业和单位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提高种球国产化率,最终实现百合种球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目前,个别企业和科研单位,虽然掌握了种球生产中的核心技术,但都是分散在各个单位,没有整合起来发挥作用,而国外的种球生产商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会轻易将关键技术传授给竞争对手

新品种研发滞后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百合品种100%引自国外,因知识产权问题,生产者无法拿到国际流行的百合品种,所以切花出口受到限制,种球生产也受到制约。针对这一情况,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要加强花卉品种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从业者品种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投入,鼓励科研单位培育新品种或者与国外合作繁育新品种。当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考虑新品种研发和推广

国际合作日益紧密近几年,云南的花卉生产者对花卉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也不断提高,很多企业与国外种球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今年,云南融成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世界上最大的种球贸易商范登博思“联姻”,在昆明市寻甸县联合农民建立了220亩的百合种球生产基地,生产‘西伯利亚’、‘索邦’和‘曼尼沙’等4个品种,这些品种的开花球预计于2008年上市销售

芊卉公司从简德维特种球公司(JandeWitenZonenBV)、VWS花卉种球公司(VWS-Flowerbulbs)、范登博思种球公司(Vandenbos)等10多家荷兰企业进口的百合种球,共约3400万头,较去年增加13.3%。4月份,种球已开始陆续运抵昆明,5~8月份,该公司的百合种球将集中在昆明阿子营、玉溪市等地区销售。荷兰独资企业温德迷尔公司今年的百合进口量预计在2000万头左右,较去年增长了1倍多。从各企业的进口情况看,今年各企业的百合种球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近年来,进入云南进行种球贸易的企业仍不断增加,如3月份刚入驻昆明斗南的荷兰嘉莉芙花卉集团,目前以树立企业形象为目标,技术服务为保障,以诚信赢取更多新客户,正逐渐开展来自荷兰、智利、新西兰等国外种球的销售及其新品种推广工作。2008年开始,温德迷尔公司还计划开展云南百合切花出口和花店经营业务

2004~2006年,云南从不同途径进口的百合种球总数分别为4900万头、7250万头、5400万头,2007年预计为6300万头,种球进口量波动上涨,而种球价格却逐渐下降(见图1),周径16~18厘米的种球这几年售价分别为4.5元/头、4.6元/头、4.3元/头和3.4元/头。据调查,云南现有的种球贸易企业约10家,其百合种球的进口量占云南种球总进口量的90%以上,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头的企业有芊卉和温德迷尔

经历了2005年高价进口球的考验和2006年高价百合切花的诱惑之后,为了解今年云南的百合种球生产、需求和销售情况,4月份,笔者采取实地走访、电话询问、座谈等方式,用近1个月的时间对云南10余家百合种球贸易商和生产企业的种球产销情况进行了调查

按照每亩需种球1.1万头计算,今年云南百合种球的需求量至少为1.8亿头。因此,云南仅有30%左右的百合需更换进口种球,即5400万头,而10%的百合需要使用“国产球”,即1800万头。由于云南百合生产者主要由花农和联合体组成,所以大约60%的百合切花采收后,其二、三代种球将留作下一轮生产切花。2006年,云南东方百合、铁炮和亚洲百合的切花综合均价为4.38元/支,较2005年上涨27%,是自2004年以来百合行情最好的一年(见图2),绝大部分种植者都有了较好的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百合种植面积的增长

至今,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云南百合切花所需种球一直依靠国外供应,每年百合切花销售收入的40%~60%都用于购买进口球,较大的生产成本使得生产者应对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切花出口受阻,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鉴于此,云南省从2002年前后开始百合种球国产化的研发工作

从2002年开始,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明珠花卉公司等科研单位和花卉企业便进行了百合国产化研究。经过近5年的努力,云南在百合种球繁育、冷藏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其中,明珠公司今年的百合自产球预计800万头左右,均价为2.4元/头(成本仅1.8元/头),较同规格荷兰球低25%~40%。到目前为止,云南种球生产企业约7~10家,自产球品种以‘西伯利亚’、‘索邦’、‘蒂伯’和‘元帅’为主。芊卉公司自产球产量预计400~500万头,去年该公司大约有300万头种球出口到越南,周径14厘米左右的种球出口价为1.8元/头左右;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该公司的种球出口业务还将有更大发展。自产球数量增长较快据调查,2004~2006年,云南百合自产球(指通过组培、鳞片扦插和小籽球复壮而成的开花球)分别为450万头、970万头和1400万头,2007年全省自产球预计为2130万头,较2006年增加了52%(见图3)

在。进入5月份,云南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百合种球销售高潮

属于云南四大切花之一的百合,自2003年以来,种植面积每年都有很大增长,到2006年,全省百合切花种植面积已扩大到了1.6万亩,进口球需求也随之增加

目前,在百合组培和小球生产方面,格桑公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个别企业和科研单位,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云南实际的技术体系,通过组培手段,成功研究出温室内长成小籽球的核心技术。开花球复壮和采后处理环节方面,明珠公司解决了种植前及收获后的杀虫技术,种球自动化分级、消毒和装箱技术,利用云南立体气候,联合农民在不同气候区域露天种植百合种球,完成了云南本土化百合种球生产模式,百合种球储藏的最适宜时间和储藏环境参数的研究。种球核心生产技术逐渐成熟完整的百合种球生产大致包括以下环节:品种培育(原原种)→母球(原种)培育→组培苗繁殖或者鳞片球繁殖→小籽球生产→开花球复壮和规模化生产→大球采后处理(自动化分级、消毒和装箱)→大球冷藏处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1180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