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明代钱币一览

明代钱币一览

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铸。弘治以上的成化、景泰、天顺,正统各朝均未铸钱。弘治通宝:只有小平钱

隆庆通宝:穆宗隆庆四年(公元)年铸。每枚重一钱三

万历通宝:神宗万历四年(公元年)铸。亦有金背、火漆和旋边之分,前二种是南京、北京所铸,后一种为各省局所铸。万历年间,纸币不行,铸钱又渐多起来。钱背上又开始铸上文字

嘉靖通宝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大钱:于嘉靖十三年,仿洪武钱制铸造。嘉靖通宝:这是世宗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铸的加重钱币,每枚重一钱三分(标准钱每枚重一钱),成色百分之九十铜。此钱名目繁多,有所谓金背、火漆、旋边等等,这是因铸造加工工艺的不同产生的外观差异

泰昌通宝:熹宗的父亲光宗在位只有几个月,熹宗即位后,于天启年间补铸光宗的年号钱

正德通宝:史载嘉靖三十二年曾补铸洪武到正德九个年号的钱,但实际上也未见流传。这种正德钱为私铸钱

天启通宝是熹宗天启年间(1621——1627年)铸。另有当十钱,钱背亦有上述几种文字。其中有钱背纪铸钱局名的,有纪地名的,有纪重量的。天启通宝:明末铸钱渐多且复杂,天启通宝小钱有数十种

永乐通宝: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铸。永乐通宝只有小平钱。洪武二十三年后,推行宝钞,很少铸钱

明宣宗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铸。宣德通宝:只有小平钱。(其上一代洪熙未铸钱。)

背面有“钱数”及“两数”,每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这种“称两制”仿自元钱。大小通宝:此为明太祖即位前于元代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铸

洪武通宝五种:明太祖朱元璋登位后,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起,铸洪武通宝。并规定百分之百用铜,生铜一斤铸小平钱一百六十文(十六两为一斤),实际上大打折扣。当一重一钱,当十重一两。背署钱重,并有纪值、纪地等内容。洪武八年,颁布“洪武通宝钱制”,分为五等:即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小平钱

后因纸币贬值,不得已复铸铜钱。明朝使用铜钱、白银和纸币。白银则始终是明代重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不久,铸钱又趋泛滥,只能以白银交易。明初钱币与纸币并行。中叶曾一度停止铸钱,专用纸币

所铸钱背面有各省局的名称。每局所铸钱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共五等。折二以上的铜钱除局名外,尚铸有“纪数”,如折二为“二”,折三为“三”等。大中通宝(省局钱):朱元璋平陈友谅后,在江西及各省设专门铸钱的宝泉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6558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