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西周青铜镂空鞘短剑

西周青铜镂空鞘短剑

剑的各部位都有自己的名称,但历代各家对各部位的定名不尽相同,根据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中国青铜器》书中所定名:剑一般由剑身和剑把两部分构成,前端的尖突称作“锋”,中央一条凸起的棱称为“脊”,“脊”两旁称为“从”,“从”两面的刃称为“锷”,合“脊”与两“从”称为“腊”。西周时期的剑较短,一般为20至30厘米,只能做卫体兵器。圆形或扁形的剑把称作“茎”,“腊”和“茎”连接处呈“凹”字形起护手作用的,称为“格”。春秋晚期至战国是青铜剑盛行的时期,到汉代铁剑流行后,青铜剑逐渐被排除。东周时期剑的长度有很大发展,多超过50厘米,剑身修长。在陕西西安沣西张家坡、河南洛阳、北京房山琉璃河等地的西周墓中都出土一种柳叶状、无首、无腊的铜剑

剑鞘由镂空蟠螭纹组成,鞘口两侧各饰一对犀纹。其中的一件青铜镂空鞘短剑,剑长23.5厘米,其中柄长5.7厘米,最宽处3.4厘米,重125克。从系孔看,此剑应垂直悬挂于腰部,是我国铜剑的早期形式。剑身状如柳叶,较短,剑腊呈长尖三角形,扁茎,没有明显的脊,只是稍有隆起而已,两面饰有斜角雷纹。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剑鞘长18.4厘米,宽11厘米,重125克。1967年,甘肃省博物馆发掘了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墓中随葬了大量兵器,有戈、戟、钺、短剑、弓形器以及成束的铜镞

西周早期的铜剑已有较多发现,其形式已相当成熟。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铜剑是山西保德林遮峪出土的铃首剑,其年代相当商代后期。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近战短兵器,始于何时,尚无准确的考古发掘资料可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0月20日 第七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3670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