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造型 / 山黄杨盆景作品《古木神韵》的创作

山黄杨盆景作品《古木神韵》的创作

该桩右侧的大出枝是盆艺者所梦寐以求的,然整体不足之处十分突出;

该桩大头处原是主干断面,后经久腐蚀,已烂成一凹洞,只剩背面一层2cm厚的活木质层。图一是1996年3月我在家乡浙江省泰顺县下洪乡下彩村的一条溪流边采集到的一棵山黄杨桩材,高45cm,干径10cm。当时脑中构思着:如去除这一木质层,便可破该桩的大头病,并可根据枝条单方向斜长的特点,制成动势盆景,于是1998年2月动手对其进行第一次的加工。因每年多次山洪夹杂的垃圾将生长在溪边的黄杨枝条缠绕,水流将枝条扭曲成顺流生长,当时已摇摇欲落,只剩几条浮根牵拉。1998年我无意间多看了几眼发现其长势已很好,细品此桩总觉有股未被发掘出的韵味,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该桩主干上粗下细,正前方无根,无主干结顶,极不符合盆景制作要求。轻松取得后,只作一般材料栽种在盆景基地的一角落处,几批桩友挑来拣去,最终还是没看中

1.因根部受岩石阻止夹杂,成畸形生长,造成正前方扁平无根

后来随着本人技艺水平的逐渐提升,2000年在参考了大量佳作,并结合该桩材的自身优势后,又对其实施了大改制,效果见图二。加工后的桩材被按风吹势栽种了两年,细细品味始终感觉不到盆景那特有的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山黄杨盆景作品《古木神韵》的创作

一浙江 鲁春来

四、经三年经精心养护,合理修整,该桩材已具备一佳作的雏形。本人自感该作品整体结构处理的较理想,作品显得自然新颖,极具现代气息,端庄又不失动感,已具一佳作之韵味,特自荐,望能得艺界行家指点。图四摄于2004年春,高50cm,宽52cm,题名《古木神韵》

后经仔细推敲,多种构思后,发现改背面为正面,调整栽种角度,可扬长避短,体现艺术魅力,如再加以培育改面后的右侧小衬枝,整体将更加完美。2、上部分无主干、结项,下部主干腰偏小,无左侧出枝。确定了最后的造型方案后,开始对桩材大根缩剪,对枝条取舍、剪扎,调整栽种角度后,对其进行了放养,见图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0/22692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