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菊苣霜霉病防治技术

菊苣霜霉病防治技术

保护地栽培时,雨天注意防漏,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技术可较好地控制病害。(2)采用高畦栽培,适当稀植,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

(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有致密的白色的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致病菌为莴苣盘梗霉。形态特征参考莴苣霜霉病。向上部叶发展。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

病原菌学名:BremiaLactucaeRegel.寄主作物菊苣、莴苣、莴笋等蔬菜

(4)发病初期选用50%安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2.2%普力克液剂6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18%甲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1)选用抗病品种,从外形上看,花叶和散叶型品种比较抗病。目前国内种植的蒙玛、皇帝等较抗病

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发生,以春末、秋季发生最普遍。田间种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早、过大,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病菌孢子萌发温度为6-10℃,适宜侵染温度15-17℃

主要通过风雨、灌溉水、农事及昆虫传播。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秋冬季菊苣上为害越冬,也可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防治措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21823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