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镇馆之宝]郑板桥《墨竹通景屏》

[镇馆之宝]郑板桥《墨竹通景屏》

湖北日报

收藏馆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

此件作品为板桥六十八岁所作,是目前存世郑板桥绘画作品中最大的一件。昔萧相国何造未央宫,先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然后以别殿、内殿、寝殿、宫室,左右廊庑、东西永巷,以经纬之便尔,千门万户,总是先立其大者,到其小者,易易耳,一丘一壑之经营,小草小花之渲染,亦有难处,大起造,大挥写,亦有易处,要在其人之意境何如耳。”洋洋洒洒数百言,实为一则精辟的绘画哲理。下钤“雪浪斋”(朱文)、“燮何之有焉”(白文)。后又题款:“乾隆辛巳七夕雨中成此”二行。款署:“板桥郑燮画并题”。左钤“青藤门下牛马走”(白文)、“老画师”(白文)、“橄榄轩”(朱文)。纸本,墨画雨中竹,通景,四块组合成一幅,共画大小竹二十四竿。竹竿隙间题字十一行:“画大幅竹,人以为难,吾以为易,每日只画一竿,至完至足须五七日画五七竿,皆离立完好,然后以淡竹、小竹、碎竹,经纬其间,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随意缓急,便构成大局矣。板桥画竹的特点是竹叶比竹枝要宽,以浓墨为主,用鲁公撇法画竹,笔墨潇洒。湖北省博物馆所藏郑板桥《墨竹通景屏》,长222.5厘米、宽252厘米

他做了二任七品县官,终以平时得罪权豪,因自行开仓赈灾一事罢官归里。江苏兴化(原属扬州府)人。又以擅画竹、兰、石著称。郑板桥是清代中期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书法水平很高,兼擅篆、隶、行、草、楷、八分诸体,加上其画竹撇叶之法,号称“六分半书”,被称为“板桥体”。十多年的仕途生活,使他历尽沧桑,最后是“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郑板桥是文学家,长于诗文创作。郑燮(1693一1765),字克柔,号板桥。他为官清廉有政绩,深受民众爱戴。其独特书画艺术为世人所称重,尤其他画的竹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雍正十年(1736)进士

等级 国家一级

郑板桥的艺品为人所重,人品亦为人所称颂。梅、兰、竹、菊、石是“八怪”等人最乐于表现的题材。宋元以来,“四君子”画不断发展,在文人画中,被视为“清雅绝俗”、“高节”、“傲骨”的象征。特别是在继承文人画诗书画结合的特点上,把三者运用得更加紧密。板桥的兰竹,不求形似,而是非常注重法度,结构严谨,意境变化多端,风格挺秀潇洒。一些文人画家用来抒发个人的思想情趣,表示自鸣清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21055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