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竹秆锈病

竹秆锈病

庆后且言自中的一种桥苗(Stereostratumcorticio ides(Berk.etBr)Mang)

(2)发病轻的竹林,应及早砍除病竹,烧除病部,以免病菌继续蔓延传播;发病重的竹林喷0.5~1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效果较好

毛竹上尚未发现。病害多发生在竹秆的中下部或基部,有时小枝上也发生。竹秆被害后,材质变黑发脆,影响工艺价值。6~7月间,受害部分产生黄褐色或暗褐色粉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夏抱子堆),成椭圆形或长条形。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下图)。到11月~第2年春产生橙褐色如天鹅绒状,着生紧密,不易分离,呈革质的垫状物(病菌的冬抱子堆)。这黄褐色垫状物脱落后,竹秆发病部位成黑褐色。发病重的竹子可能枯死。被害重的竹林,生长衰退,发笋减少。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都有发生

防治方法:

(4)每隔10天左右,用25%可湿性粉500倍液,50%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射2~3次

(3)6~10月间于竹林内喷1度(波美)石硫合剂或100~150倍的敌锈钠

竹秆锈病在生长过密和经营管理不善的竹林内较易发生。病害都发生在2年生以上的竹子上,当年生的竹子未见发病。病菌通过抱子随风传播

(1)加强竹林经营管理,合理砍伐,不使竹林过密,也可减少病害的发生的机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9/17142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