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历代梳篦发展及其特征

历代梳篦发展及其特征

2003年,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东新泰周家庄发掘了一批东周时期的贵族墓葬,在第13号墓中发现了一把骨质的双虎形梳篦。而在此之前,在对山东章丘甲组第57号墓(战国早期)的发掘中也曾出土一件类似的双虎形梳篦。据送交者称,这件梳篦是他在山东地区发现的。由此可以确认,陕西历史博物馆所征集的双龙形梳篦亦应是战国早中期鲁中地区的产物。类似的骨质梳篦目前仅出现在鲁中地区。这件双虎形梳篦与上述征集的双龙形梳篦,不论材质、造型还是制作工艺均如出一辙。2004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一件造型别致的骨质梳篦,由梳背与梳齿两部分组成,梳背雕刻头相背、身相连的双龙形象,梳背下端与梳齿上端均有钻孔,可能由榫卯方式连接,梳齿雕刻细密,工艺精湛。直到战国时期,梳篦依然延续着新石器时代以来竖长方形的造型,而变化主要体现在制作材质的不断丰富、梳背雕镂的更趋精美以及梳齿的日益细密上。从13号墓的墓葬结构、出土器物等判断,其时代应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

其造型多为半圆梳背与细密梳齿结合形成的竖长马蹄形。及至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贵族在文化上大量吸收了楚文化的因素,因此梳篦的造型也基本以楚式风格为主,呈现出回归简约的风貌。如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木梳篦,梳背为半圆形,梳背与梳齿间饰四道弦纹,梳齿细密且平整,通体髹红漆,造型简洁规整。它与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以及湖北云梦睡虎地秦代楚人墓葬中所出木梳的气息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早期实用性强的梳篦

山东新泰东周贵族墓出土的双虎形梳篦

本文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新征集的古代梳篦入手,结合考古资料,综述了梳篦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

《释名·释首饰》曰:“梳,言其齿疏也。自古以来人们对用来梳理头发的梳子主要有三种称呼,即“梳”“篦”“栉”(zhì)。……篦,言其齿细相比也。”又《说文解字》云:“栉,梳篦之总名也,从木节声。”它们的材质或普通或名贵,工艺或简单或精湛,均让我们得以从一个侧面去一窥那些逝去了的岁月与消散了的风流

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6000年前的象牙梳

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的木梳篦

战国骨质梳子 长7.4厘米 宽5.2厘米 传出自山东地区

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视,历代均制作了大量梳理头发的梳篦。古人无故不剃发,《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样的传统延续了千余年,甚至在满清入关之后,为了反抗剃发的命令,许多人不惜抛头捐躯,可以看出古人对头发的重视程度

考古学者王仁湘先生认为这种最初的梳子是人们基于梳理、固定头发的需要,模仿人的手而制作出来的。这种年代较早的梳子大都呈竖式长方形,有4~5枚长而粗的齿。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看,在距今6000余年的马家浜文化遗存中就发现了由象牙制作的最早的梳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542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