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酒香四溢的青铜酒具鉴赏

酒香四溢的青铜酒具鉴赏

例如“徙”斝,商代,通高37厘米,口径20厘米,底内铭一“徙”字。1968年温县小南张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图3)。其形状似爵似角,但较大,有三足、两柱、一个鋬手,圆口,平底无流及尾。玉制的斝被称为“斝耳”。作者 黄林纳 宋兴。2.斝,既是饮酒器又是温酒器

图2 兽面纹爵

中商时期表现在随葬青铜器的墓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多,虽然青铜爵和斝仍居重要的地位,但早商时期罕见的铜觚变得常见,觚、爵作用凸显;造型上开始向厚重发展的趋势,虽然保持了单层花纹,但却更为细密,有较多的高浮雕装饰出现。到了晚商时期,以觚、爵最为常见,成为青铜器组合的核心;青铜器制作也进入了繁荣时期,这时的青铜器一般较为厚重,造型新颖,花纹尤为繁缛精美,并出现了一批新品种,例如:方彝、觥等。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仍受夏代青铜器的影响,比较简单,器壁也较薄。现将商代时期常见的青铜酒器基本介绍一下。这些酒器按照不同的形制和纹饰可以分为三大期即:商代早期、商代中期、商代晚期。但爵、斝组合的成套酒器已经普遍出现,中国古代的青铜礼器系统已基本开始,纹饰以线条简单的兽面纹为主体,多单层平雕。其中爵、斝、觚是整个酒器组合中的核心,基本上贯穿了整个商代王朝墓葬礼器组合的始终。这些酒器按用途可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最为常见的有爵、斝、觚、卣、尊、罍、彝、盉、觥等。在这些墓葬中的青铜器组合中,基本是以酒器组合为核心

图1 二里头爵

小型墓有939座,有陶容器随葬的墓719座,而随葬酒器爵、觚的墓就有508座,占总数的54%。而在这210件容器中,酒器就有155件,占整个容器总数的73.8%。由此可见殷商是一个自上而下普遍尚酒和重视酒的社会。贵族阶层的以妇好墓为例,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作为重器的容器有210件。中下层平民阶层以1969—1977年在安阳殷墟西区发掘的墓葬为例。根据考古发掘,我们可以看到商代墓葬中酒器的组合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河南 黄林纳 宋兴

尤其是在商代,它是最典型、最常见和最基本的酒礼器,是当时等级、身份的标志,是青铜礼器组合的核心器(西周以后礼器组合的核心为青铜鼎),也就是说拥有爵的数量越多,身份、地位就越高。早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爵,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发现了中国最早的青铜酒器——爵,例如,现藏洛阳博物馆的爵,通高26.3厘米,长31.5厘米,197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图1)。其主要特征是:有较深的筒状腹,口沿前端有长流口,称为“流”,后端有呈尖状的“尾”;流上接近口沿处或者口沿上靠近流的地方立有两个“柱”;器腹一侧有把手,称为“鋬”;腹底有三个尖而高的“足”,其中一足在鋬下。对于爵的功能,有人认为是饮酒器,也有人认为爵的双柱、高足及较宽的长流均不便于饮酒,同时部分考古发现的爵底部有明显烟炱痕迹,因而认为爵是煮酒器或温酒器。商代的爵,如现藏河南博物院的兽面纹爵,高18.7厘米,流尾长14厘米,1954年郑州出土(图2)。1.爵,是中国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

此酒历经三千多年,依然保存到现在,令人惊叹。由此我们将时光回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探讨一下商周时期的酒文化。1980年信阳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在罗山县蟒张后李商代墓葬M8出土的一个青铜提梁卣中发现了2公斤的残存液体,经北京大学化学系化验表明系商代的酒

罗振玉释为酒字,今人多从其说。醪为何种原料所制,目前尚难确指。醴是用稻谷加少量的酒曲,经短期发酵而酿成的甜酒。我们非常熟知的商代最后一个国君纣王,生活极端腐朽,“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整日沉湎于酒色之中。商代是一个十分崇尚酒的社会,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酒充满了强烈的兴趣,这可以在考古发掘和甲骨文以及文献记载中得到证实。醪表示有液体从容器中溢出之状。郁是郁金香一类的香草。有学者说为一种用黍酿造而不加郁草浸泡的酒。醴酒性味甘美,性平和,所以可多次饮而不醉。从甲骨文记载的情况来看,商代酿制的酒至少有三种即:鬯、醴和醪。鬯是一种用黍酿制并加郁浸泡的酒。其原料在商代主要是禾(粟),亦即谷子,去其皮为小米。这种特制的香酒,经常用于祭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8/14130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