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明代钱币的特点

明代钱币的特点

永乐钱只有小平钱,没有折二以上的大钱。隆庆年间的隆庆通宝只有小平钱,万历通宝有折二钱,背面纪局名的,计有工字、天字、正字、公字等。宣德年间也只铸小钱,数量和版别都比较多,但精整不如永乐钱。永乐年间铸永乐通宝。有些万历钱的背文有户、工、正、天、河、鹤等。宣德以后由于宝钞的跌值和私铸的盛行,民间使用白银流通,官钱反而流通不畅,所以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都没有铸钱。弘治年间才恢复铸币,铸造弘治通宝。弘治以后,明钱都是黄铜钱。嘉靖年间铸嘉靖通宝,种类颇多,也仿过洪武钱铸大钱,有折二、当三、当五、当十共四种,背面有纪重的文字。铸钱的地区除了南京、北京、山东外,还有湖广、福建、贵州共十三省,弘治钱都是小钱,版别多。而且不论是京师还是各省所铸,都是光背;钱的制作精整划一,版别少

这三种钱不是同时铸的,折二钱有背面有二字或穿上一星点,也有只有星点没有文字的。从此明朝的钱制就复杂起来了。崇帧钱有大钱折二、当五、当十钱。当十钱种类却很多,大小、轻重不一,崇祯钱有一百多种,文字、制作、大小、轻重、厚薄,千变万化。单是币背面的文字,也有很多种了,有纪局名、地名的户、工、高、浙、福、云、密、镇、府、院、新;纪重的有一钱、一钱一分、一钱二分等。当五钱则有户五、工五、监五三种。天启年间铸天启通宝。天启钱有折二钱,但铸得不多。当十钱是光背,存留很少

永历年铸永历通宝,永历钱种类多,钱文书法有篆、楷和行书。小钱除了光背的外,还有户和工字的。隆武年间铸隆武通宝,也有小平和折二两种。明末诸王都曾铸钱。小平又分光背和背有凤字的两种。明末弘光年间铸弘光通宝,分小平和折二两种

明代流通的钱中,只有少数是本朝所铸,大部分是唐宋钱,尤以宋钱为多,明朝铸钱已有粗细的分工了,有匠头管钱币的轻重成色,下面有翻砂匠、滚挫匠、磨洗匠、刷灰匠等。明代有许多地方不用铜钱,比如云南就实行实物货币。然而明钱的制作并不比前代的精美

明初实行的禁止金银流通,甚至禁开银矿的作法,并没有使白银失去货币的地位,英宗时已将白银定为正式货币,以大小银锭元宝来流通

大中洪武小钱,也有日本铸的。洪武钱用铜铸,以后减重铸造,洪武末年不铸大钱。二十六年因宝钞跌价,禁用铜钱。洪武九年各省停止铸币,十年又恢复宝泉局。洪武钱虽然常常停铸,但小钱种类颇多,版别也多。二十六年又停止各省的鼓铸

该币有三等,小钱重一钱五分,光背;稍大的重二钱六分,背有五厘两个字;最大的重约六钱四分,背有一分两个字。张献忠的义子孙可望人滇称东平王,铸兴朝通宝。李自成在崇祯十六年于西安称王,改元永昌,铸永昌通宝,分小平和当五两种。张献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顺,铸大顺通宝。明末农民起义政权也曾铸钱。李自成和张献忠都铸过钱。各朝农民起义军铸的钱,都是很珍贵的,因为他们建立政权的时间都很短,这些钱数量少,流通时间短,不易获得,因而价高

朱元璋正式继统后,于洪武八年定洪武钱制,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等钱。小平钱在背面穿孔右边有一钱两字,这是纪重。这种纪重的钱为京师铸的,其它各省铸币,只铸局名和纪值。这是脱胎于元代的至正钱。洪武通宝除南京宝源局外,各省都设宝泉局来铸造。折二为二钱、折三为三钱、折五为五钱,当十为一两,这当十钱的背面,除有一两二个字外,穿上面还有一个十字,读起来就是十一两

这些特点,基本上为清代所继承。总之明代钱币有几个总的特点:第一,由于一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只铸一种年号钱;第二,早期钱币狭轮,字迹细秀,后期钱币宽轮,笔划变粗成仿宋体:第三,钱币都称通宝,不再称重宝;元宝等,读法一律对读,不再旋读:第四,从明中期后钱币开始用黄铜铸造,黄铜币较、多,有光泽而少锈

小、钱背面多只有局名,折二以上还有数目字,如广西铸的折二钱称桂二,福建铸的折三钱则叫做三福。明朝钱比元代的钱多,但又比不上其它各朝代。朱元璋早期的这类大钱,如今价值上千元,泉友们需留意。这次铸的钱,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计有北平、豫、洛、京、浙、福、鄂、广、桂等,每局有五等。朱元璋在称吴国公的时候,就设立宝源局,铸造大中通宝,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朱元漳打败陈友谅之后,在江西设置宝泉局,铸造五种大中通宝钱,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并在各省分设宝泉局铸造

但是不久就改为银钞两用都可,以纸币为主,钱币为铺。明朝初年,曾仿照蒙古人的办法,使用钞票,而不是铜钱,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3078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