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家俱 / 端午,传承的是一种文化

端午,传承的是一种文化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夏、商、周三代时的夏至节、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的辟灾驱邪、吴越民族对龙的图腾祭。人们之所以纪念这五个人,主要是体现两大精神:一是爱国家,自强不息;二是爱人民,厚德载物。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均来源于舍己为人,道德自律的故事。北京怀柔喇叭沟门满族乡也有一个彭姓人,怕一位算错账的卖油老人吃亏,不占小便宜,每每按高价买老人的油,而得插艾草保平安的传说。这些故事均是要求人们进行道德自我约束,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的。妇人不愿自享平安,而是把此事告诉全村人,使得全村均免灾难,因此成俗。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在此节日中嵌入了许许多多历史传说人物故事,主要有五个人:春秋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越王勾践为了操练水军而划龙舟、吴国大臣伍子胥投钱塘江、汉代为治水而殉职的苍梧太守陈临、东汉浙江孝女曹娥。黄巢大为感动,命她在自家门前插艾草,以保平安。如插艾草习俗是来源于唐代末年的传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行军中见到一位背着大孩子、拉着小孩子逃避兵乱的妇人,黄巢问她为什么背大拉小?妇人答:大者为邻居所托,小者乃自己所生,要不负邻居信任

过去老北京在三大节要清理欠账,正是这种合理安排自己劳动与休息的一种反映。历史上端午节有很多别称:端阳节、女娲节、重五节、五月节、沐兰节、天中节、天长节、龙船节、解粽节、女儿节、诗人节以及地腊和龙日等,各地又有不尽相同的习俗,除相关祭祀活动外,还有赛龙舟、食粽子、兰汤沐浴、插菖蒲、悬艾草、拴五色丝(避兵缯)、挂香袋、戴香包、比武、击球、采草药、斗百草、荡秋千、熙游避灾、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和时令鲜果等。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列为三大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习惯。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各地的节期长短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是我们祖先为合理安排一年时间生活的需要而创立的自然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三大节日把一年非常均衡地分成三大阶段,便于人民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

粽子传情——一枣之粽表示一心一意;二枣之粽寓朋友之间如二箸相交配合默契;三枣之粽是祝福禄寿三星照户;四枣粽表四季平安……

历史上北京曾有一枣之粽表示一心一意;二枣之粽寓朋友之间如二箸相交那样配合默契;三枣之粽是祝福禄寿三星照户;四枣粽表四季平安;五枣粽是祝五子登科,高考得中……粽子传的是情!而端午节传承的则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但每个粽子里“包”着的却是丰厚的文化内涵,粽子外形如心,是可以当礼物送的。端午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内涵深刻、民俗事象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享受节日文化,弘扬节日精神,使节日成为凝聚人心的巨大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06/2956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