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耕翻深度以不耕起底土为原则,最好在冬初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耕耙一次,到冬末春初将要播种时进行二犁二耙,做到耙细挡平。基肥以厩肥、堆肥、饼肥较好,但施用前要充分腐熟,一般每亩可用2500—5000公斤堆肥,1500—200公斤厩肥,25—50公斤饼肥
灌溉:盛夏和秋旱季节,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
嫩苗移植可在梅雨季节,挖起撒播的嫩苗,切断主根,用尖锥形的竹签插在行距25cm,株距6cm的移植沟内穿小穴进行移植。切跟和嫩苗移植:切跟适用于条播育苗,当苗木发出针叶2—5片时,用锋利的铁铲与苗株成45˙角度插入,深度以5—6厘米为适宜
3、播种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产苗20000—30000株
修枝主要是将树冠下部受光较少的枝条除掉。但修剪要保持树冠相当于树高的三分之二。过多的修剪会丧失一部分制造营养物质的树叶,从而影响树木生长。抹芽是离地面树高三分之二以下的嫩芽抹掉,减少养分消耗。修剪季节宜在冬末春初。整枝:大叶樟多萌生枝,影响主干生长,以培育用林为目的时,在造林头几年要进行抹芽,之后根据生长情况适当修剪,加快主干的高生长
1、消毒:播种前,将贮藏的种子再一次精选,并可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进行消毒杀菌。然后进行催芽
二、苗圃整地
11月下旬即进入休眠期。因此5—9月是大叶樟生长的高峰期,此时追肥效果较好。通过调查表明,大叶樟造林后10—12年生长最快,30年后逐渐减慢,每年两个生长期,3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第一生长期,占整个生长期的60%以上,6月至9月上旬为第二个生长期。施肥:施肥应掌握苗木生长最快的时期进行
苗圃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沙壤土或轻黏土为佳
播种:以条播为宜,条距15-20cm,深沟1.5—2.0cm,宽3—4cm,每米播种沟内播40—50粒。用土覆盖,厚度1—2cm,用50%遮光网搭荫棚遮荫,每日早、晚各淋水一次.小苗3—4对真叶是进行分床或移营养袋培育,按苗圃规格加强管理,1年生苗高50—80cm,可出圃栽种
三、苗木的抚育管理
大叶樟,是中国南方珍贵用材和特用经济树种因其寿命长、冠幅大、树姿雄伟、四季常青,自古以来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早在200多年前,中国古代人民就有栽培樟树记载:唐宋年代在寺庙、庭院、村落、溪畔广于种植
一、育种
幼苗前期,中耕深度为2~4㎝,后期可逐步加深到8~10㎝。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利用率,给土壤微生物创造有利的条件。中耕除草:中耕是在苗木生长期间对土壤进行浅层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防止板结,促进气体交换
2、催芽:用50℃温水浸种,自然冷却,如此反复3—4次可以提前10—13天发芽,发芽率达70%–90%;也可以用湿沙层积催芽,待种壳开裂露白时播种,出苗快且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