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黄杨木雕价格节节攀升 仕女与童子欣赏

黄杨木雕价格节节攀升 仕女与童子欣赏

当代黄杨木雕创作的领军人物高公博开拓了黄杨“劈雕”这一崭新的木雕工艺,被称为开“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的闯将。此外,著名老艺人叶润周擅长镂雕技艺,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有的作为国家礼品,有的出国展览。如著名艺人王凤祚创作的“苏武放羊”,曾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除朱子常外,浙江的乐清与温州地区还涌现出了众多风格各异,技艺超群的黄杨木雕名家。1959年,他为北京历史博物馆创作的大型木雕“毕升”,作为固定展品常年陈列在馆中

朱子常吸取了任伯年绘画艺术的精华,又透彻研究了人体结构,再结合自身的民间雕塑技艺,融会贯通,独创了一种清新流畅、纯朴圆润的雕刻风格。从朱子常作品的风格和题材可以看出,其受清末文人画的影响较深,特别是受任伯年的影响。如当年文人在《虞初近志·巧工偶记》中写道:“子常曾刻婴戏图,凡百儿,儿各具一面目,无一类似者,态亦各殊,诚奇技也!”

黄杨木雕,顾名思义是以黄杨木为原料的雕刻技艺,是我国传统木雕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在浙江它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

而当代大师们的优秀作品还远未被收藏市场所认识,收藏者可适时把握机会。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当时的黄杨木雕在拍卖场上露面不多。1995年上海朵云轩拍卖会曾推出一件清代黄杨木雕“如意观音”,以22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低。2002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件高为11.7厘米的清代黄杨木雕笔筒,成交价高达68.2万元人民币。2006年中国嘉德(微博)推出的两件清代名家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一件为“送子观音”,成交价为55万元人民币;另一件为“三星拱寿”,成交价为41.8万元人民币。2007年清代黄杨木雕“铁拐李”在北京诚铭国际拍卖会上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最后被一藏家以275 万元人民币收入囊中,此价为目前黄杨木雕拍卖的最高价。2008年,乐清有4件黄杨木雕作品在中国嘉德2008年春季拍卖会“现当代雕刻艺术”拍卖专场上也表现不俗。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的价格也水涨船高。2005年一件清代黄杨木“瘦骨罗汉”在翰海拍至77万元人民币。此4件黄杨木雕作品分别为王笃芳的“庄子”、高公博的“屈子行吟”、郑宝成的“屈原”和牟湘波的“人在旅”,成交价最高者为6.72万元人民币,最低为3.136万元人民币。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在各地拍卖场上亮相增多。福州市的雕刻名家阮宝光的作品“读给婆婆听”,以5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位列黄杨木雕拍卖历史成交价的第四位,说明当代大师的精品和古代藏品在价格上已不相上下

从收藏其作品最丰富的浙江省博物馆和温州市博物馆来看,朱子常最擅长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尤以婴戏和佛像最突出。他因技艺高超,不同凡响,时人称其为“伦仙”。根据目前可考资料证明,浙江人朱子常(1875—1935)是较早利用黄杨木进行雕刻的艺术家

黄杨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它具体起源于哪个朝代,目前无从考证

黄杨木雕件《仕女与童子》

历史悠久

行情看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4/05/81961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