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知识 / 陈从周与园林文化

陈从周与园林文化

少,任我盘桓……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陈先生那时不仅对园林怀有一股挚爱,并已自觉地承担起一个学者的责任,用自己的学识,对苏州的园林进行理论的研究,并将之积集,传之后世

陈先生答应了!原因可能只有一个——他太爱园林了,可以说,他生命的相当一部分是与园林紧紧地连在一起的。联合国专家说,苏州有这么多的园林,应该把它们都列进遗产名录。谁担当主编呢?编辑小组的眼光一致投向了陈从周/罗哲文。罗老接到邀请,一口答应;可陈先生此时已是重病在床。最后,苏州园林人请金宝源先生向陈先生转达了这个愿望。1999年,苏州古典园林已被通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句话,苏州园林人备感任重道远,在进一步展开对其他园林整治的同时,决定与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合作,出版一本大型画册–《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

初照,叩门入园。直至午阴嘉树清园,香茗佐点,小酌山间,那时游人稀

但不能久坐,过一会儿头就搭下了。这部电视片赢得了中国电视星光奖一等奖的殊荣。正是酷暑之时,但陈先生的精神却出奇地好,原来就在我们来的前天,贝聿铭先生前来探望过陈先生。摄制组尽力拍摄了一组镜头,但制作时,总编导刘郎(也是一位陈先生的仰慕者)看到镜头中的陈先生脸色苍白,说:“实在不忍心让人们看病中的陈先生”,最后忍痛割爱,将这组镜头删去了。还是1999年。在片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包括陈先生在内的老一辈园林艺术家早年独到的园林见解在新时期的弘扬,还能看到陈先生几乎等身的园林著作,看到路秉杰教授对陈先生园林理论的阐发。这次,陈先生能坐在藤椅上,神志也很清晰。苏州园林人及其摄制组成员又一次来到了同济校园,准备拍摄陈先生。苏州有线电视台与苏州园林局联合摄制电视系列片《苏园六纪》

那是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初夏。古吴轩出版社的领导和苏州园林人一起冒雨来到陈先生的病榻前。看到苏州人来看他,陈先生伸出了他那瘦弱的手,古吴轩出版社的领导将聘书递送到他的手中,他高兴地笑了。这篇文章虽然早已为读者所熟稔,但置于画册之首,仍给人画龙点睛之感:。其时,陈先生已不能再亲自为心爱的苏州园林写下一字一笔,由他的挚友金宝源先生亲自为画册选片、看稿,编辑小组又在他的著作中精选了《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段作为画册的序言

改革开放后,陈先生厚积薄发,不,应该说是厚积喷发,数十年来积累的对园林艺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使先生一鼓作气地写了《园林谈丛》、《说园》、《中国园林》、《书带集》、《春苔集》、《随宜集》、《世缘集》、《梓室余墨》等,并主编了《中国厅堂·江南篇》、《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等大型画册。《园林谈丛》、《说园》等著作早已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园林专著,苏州的园林工作者也都在这些书中获益非浅,在此略过。《中国厅堂·江南篇》、《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两本大型画册的编辑是直接或大部分在苏州进行的

摩得之……

在这篇不。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他心里明白,他不愿意听到自己的学生先他而去的消息,但背着人,这位曾经是多么开朗、坦荡的老人却在默默地怀念着与他一样痴迷于苏州园林同道之人。画册主编的知名度和严谨的编辑方案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经典性的图片和丰富的资料被香港三联出版社看中,最后,由香港三联和上海画报社共同成功地在沪、苏、港同时发行。遗憾的是,陈先生多年的工作伙伴邹宫伍未及画册出版就因病逝世了。据说,陈先生后来始终没有提起过邹宫伍,有人说,曾看到陈先生在听到他人谈起“邹宫伍”时淌泪了

本、照相机、尺纸自随,真可说:"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次日煦阳

此时,陈先生已经常性地卧床休养,他对画册的编辑意见常由他多年的挚友金宝源先生及路秉杰教授传授。之后,编辑人员严格地遵守这条意见,扎扎实实地“蹲”在苏州的各个园林中,从早春一直到飘着雪花的冬天,数不清他们到苏州园林来了多少次。《中国厅堂·江南篇》是陈先生继《中国民居》成功地出版后,又与几位挚友研究后出的选题,由上海画报出版社担纲出版。工作一开始他就明确,中国厅堂重点在苏州园林,只要把苏州园林厅堂拍好编好,画册的半壁江山就竖起来了。由陈先生亲自担任主编,时任苏州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邹宫伍和路秉杰教授担任副主编

或许是天意,那时,苏南工专的校址正好在宋代名园沧浪亭内。作为一位学者,陈先生早在五十年代到苏州苏南工专兼职时就开始了对古典园林和老住宅的调查研究。陈先生自己回忆道:

短文对苏州园林的深层的理解和极贴切高雅的比喻,令人叹为观止;字里行间流落出的对苏州园林的一片深情,令人唏嘘不已。这段文字后被新兴的众多的园林著作引用,由此也可见陈先生对园林的见解今天已广泛地被学界接受

这两本书对苏州的旧住宅和园林作了详细的记载,特别是在论述苏州老宅和园林时,对它们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内涵尤为注重。就这样,陈先生利用在苏州兼课的时间,走街串巷,甚至是逐户逐户地调查,终于在五十年代古建筑和园林还不被重视的时候,就出版了《苏州旧住宅》、《苏州园林》两书。四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著作,现已成了可贵的历史资料。今天,当园林、老住宅重新被视作是我们先人的杰出创造时,当人们对自己曾经走过的历史路程重新珍视时,被破坏的历史遗存又一一竖起来了。回头看看陈先生的两本著作——有识之士五十年前就已真正地认识了它们的价值了,如今,这两本著作已成了苏州园林、老宅修复工作的经典参考书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

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俗套;留园如吴梦窗词,

则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宋诗;怡园仿佛清词,皆能从其境界中揣

午梦初回,我信步园林,以笔记。……第二天清晨去沧浪亭该校上课

足1000字的短文中,陈先生提到了几乎所有的苏州名园:……我曾以宋

七室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去来无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4/03/81373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