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培技术 / 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麦田要求深耕翻,打破犁底层,一般要求耕深23~25厘米,并做到随耕随耙,耙细耙透,做到上松下实。3、整地作畦整地质量直接影响播种质量和幼苗生长,而且通过耕作整地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性能,提高地力,从而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二)冬前管理要点

适时收获。实践证明,蜡熟末期收获产量最高,以籽粒到蜡熟末期收获为宜

播种阶段是决定能否实现高产的关键时期,必须高标准严格落实好每一项技术环节,为全苗、匀苗、壮苗的形成和合理群体结构的创建奠定基础

及时防治病虫害。因此,必须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小麦生育后期容易受到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麦叶蜂等病虫害的危害,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

施肥方案2:亩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各15%)40-50公斤。根据上述施肥用量,秋种底肥的化肥施用方案为:方案1:亩施尿素13-15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7.5-12.5公斤。方案3: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10公斤+氯化钾7.5-12.5公斤。过去施肥量高于推荐施肥量高限的、土壤肥沃的选施肥量的低限,相反,选高限(这个原则适用于以下施肥量选择)

对造墒播种,麦田冬前墒情较好,土壤基础肥力较高且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一般不要求浇冬水。3、冬季水分管理浇好冬水有利于保苗越冬,使早春保持较好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主动。对于部分抢墒播种的麦田,及群体偏小长势较弱的麦田,应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冬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浇过冬水,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防止地表龟裂,疏松土壤,除草保墒,促进根系发育,促苗壮

做好播种机具的调试,建议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3~4厘米

拔节期追肥浇水项目区麦田返青期、起身期一般不追肥不浇水,主要进行划锄,以通风、保墒、提高地温,利于大蘖生长,促进根系发育,使麦苗稳健生长。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在肥力中等或采用分蘖成穗率较低的中大穗品种时,为了保证足够的亩穗数,可采用适当增加播量的半精播技术,同样能够获得500公斤以上的单产。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它是在地力和水浇条件较好的基础上,采用降低播量,依靠分蘖成穗构成合理的群体,比较好地解决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改善群体内光照条件,使麦田群体动态合理,个体营养好,发育健壮,从而实现穗足、穗大、粒重、高产。应用这一栽培技术,一般可亩产500公斤以上

肥力中等、群体偏少的麦田一般在拔节期稍前或拔节初期(基部第一节间伸出地面1.5~2cm)追肥浇水。地力水平高、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追肥浇水。拔节肥、水的具体施用时间,还要根据地力水平和麦苗情况灵活变化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一般应适当扩大畦宽,以2.5~3.0米为宜,畦埂宽不超过40厘米。采用等行距种植的地块,可根据不同品种的株型特点,平均行距一般定在22~25厘米为宜。为节约用水,提倡短畦,畦长以50~60米为宜。采用小麦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的地块,可采用大小行种植,提倡采用“20+40”的模式:即大行40厘米,小行20厘米,秋种时大行内间作菠菜等低温蔬菜、春季套种玉米、棉花等其他作物;小行内种两行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如泰山23号、济麦19等

上述总施肥量中,应将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的全部和氮肥总量的50%,作底肥于耕地时使用,第二年春季看苗于小麦起身或拔节期再施总氮量的50%

施用有机肥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还田,起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补充钾素的作用。有的农民朋友把玉米秸秆烧掉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太可惜了。总施肥量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化肥用量,一般每亩施纯氮(N)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6~8公斤、氧化钾(K2O)4.5~7.5公斤、硫酸锌1公斤。在施肥中要重视有机肥的使用和秸秆还田。只有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才能够培肥地力,实现小麦的高产稳产。施肥种类和数量应考虑到土壤养分的丰缺,平衡施肥,在总量保证的前提下,可根据当地的肥源任意选择肥种

每亩基本苗应根据不同品种特点,千粒重、发芽率、出苗率等情况确定,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适期播种的高产麦田适宜基本苗每亩10~12万基本苗,每亩40万穗。对于分蘖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种,适宜基本苗每亩13~18万,每亩30万穗。为确保适宜的播种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可分为四个重要的生产环节

2、选用良种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要求选用分蘖成穗率高的高产品种。适于半精播栽培的品种有:山农664、淄麦12、潍麦8号等为主。适于精播栽培的品种有:泰山23号、烟农24、济麦21、济麦19号、济麦20、鲁麦21号等

7、确保适宜的播种密度

(三)春季(返青-挑旗)管理要点

采用冬性品种可在适期内适当早播;采用弱冬性品种可在适期内适当晚播。不同项目县冬前积温和前茬作物各不相同,难以统一确切的时间,适宜的播期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17~16℃左右,冬前≥0℃积温650℃,越冬时能形成6叶1心的壮苗为宜。鲁南、鲁西南以10月5日~10日,鲁北、鲁中、鲁东以10月1日~5日为宜。5、适期播种播种过晚,蘖少、根少、苗弱,形不成壮苗;播种过早,苗旺长、缺位、病虫害严重、易发生冻害

2、化控或深耘断根若越冬前麦田群体偏大超过80万/亩,有旺长趋势,可在气温降至零上5℃前,使用壮丰安化控(使用方法见说明)或镇压,或深耘断根,以缓解生育中后期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深耘断根的方法是去掉2齿的耘锄隔行深耘,深度10厘米,耘后将土搂平,压实,接着浇冬水,防止透风冻害。一般长势正常的麦田也可采用这一措施,但群体偏小、长势较弱的麦田不宜采用

(一)秋种阶段技术要点

(四)中后期(挑旗-成熟)管理要点

1、保证全苗在出苗后要及时查苗,有缺苗断垄的,要补种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同时拔除疙瘩苗,这是确保苗全的第一个环节。出苗后遇雨或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划锄,破除板结,通气、保墒、促进根系生长

没有种衣剂的要采用药剂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即100公斤种子加0.2公斤药剂)拌种。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十杀虫剂)混合拌种。4、做好种子处理提倡使用包衣的良种。小麦专用种衣剂含有防病和防虫药剂、微肥和生长调节剂,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采取药剂拌种的播种量应适当加大10%~15%。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发生地块,可选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0.15%(即100公斤种子加0.1-0.15公斤药剂)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即100斤公斤种子加0.15公斤药剂)拌种

1、选地与施肥实行精播高产栽培,必须在土、肥、水条件良好,常年小麦产量在350公斤以上的地块。较高的土壤肥力不仅可以提高单产,而且有利于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实现450~550公斤的高产,必须以较高的土壤肥力和良好的土肥水条件为基础,特别要注意保持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养分平衡

每亩播种量(公斤)=[要求基本苗×千粒重(克)]/[1000×1000×发芽率×出苗率]

酌情浇灌浆水。小麦开花后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会降低小麦的品质,所以,在开花后应注意适宜控制土壤含水量不要过高,在浇过挑旗水或开花水的基础上,一般不用再浇灌浆水,若只浇挑旗水且天气较旱,一直没有降雨,可考虑在花后10-20天浇一次灌浆水,以提高小麦的综合品质,以及籽粒的光泽度和角质率,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减少灰分含量

当墒情和播期发生冲突时,宁可晚播3~5天,也要造墒播种,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6、足墒播种适宜的土壤墒情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小麦出苗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手感标准为:手抓能成团,松手落地能散开)。墒情不足的,应采取多种形式造墒,反对抢墒播种或沟墒播种,确保适墒播种

地力水平一般,整地水平差的可用半精播栽培,每亩13-18万基本苗(一般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千粒重40克左右的,以斤籽万苗计算即可)

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如小麦挑旗墒情较好,也可推迟至开花期浇水。浇好挑旗水或开花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4/03/81268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