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2帧圆明园“残园”百年玻璃底片首度“曝光”

2帧圆明园“残园”百年玻璃底片首度“曝光”

最早为“残园”留影

一位老先生仔细品味着每一件展品说:“看这些影像最大的感触是,曾经的辉煌铭刻在浸染着屈辱的记忆里,这是一种非常矛盾和复杂的心情。展出的72幅大型原件照片,有的还进行局部放大洗印,建筑的巧夺天工、美妙线条都清楚可见,甚至树木的残枝败叶都历历在目。”《城记》作者王军则表示,这些图片非常清晰,它们所呈现出的细节,对他的研究太重要了。据台湾收藏家秦风介绍,他辗转收藏来的12帧奥尔末圆明园底片,包括“谐奇趣南面、谐奇趣全景、谐奇趣音乐亭、谐奇趣主楼东侧面、谐奇趣主楼北面、花园门、方外观、海晏堂西面、海晏堂一角、远瀛观南面、大水法、观水法石屏风”,除了此次展出的2帧外,其余10帧还在台湾

奥尔末1914年退休返乡,1927年去世,他的遗孀将从遗物中找出的圆明园底片交给了在柏林工科大学教授建筑学的柏石曼。在德期间他得知柏石曼藏有一组圆明园早期底片。据徐家宁所说,1929年,一位名叫滕固的中国青年赴德国留学,学习美术史

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一书。滕固反复游说柏石曼借出这套底片,柏石曼最终同意了。”。徐家宁说:“此书共收录15图,其中图1是滕固根据奥尔末的手绘图纸复制的西洋楼景区平面图,图13是滕固友人于1932年所摄大水法残迹,图15是托马斯查尔德所摄观水法旁钟形门,其余12张均由奥尔末的底片直接制版印刷。遗憾的是这批底片在运往上海途中受损,‘大水法’那张底片断为两半,在滕固的书中仍能看到痕迹

将底片永久留在中国

至于奥尔末如何拍到这些照片,有关专家考证说,圆明园被毁后,虽留有清兵看守,但由于西洋楼在圆明园内相对偏僻的东北角,守卫稀松,在京一些外国人常可出入,并将此作为郊游休闲之地,奥尔末也因此有机会拍照

昨天(3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里,观众被一百多年前的玻璃底片吸引。小编 饶强摄

发现者滕固

去年10月,日本一家名叫雄松堂的古籍书店给秦风发来一份资料,上面有早期圆明园影像玻璃底片的

滕固在用完这批底片送还给了柏石曼,也许是柏石曼由于底片受损而自责,也许是其它原因,此后这批底片再没有示以世人。随后又开始辗转于世间。而实际上,这批底片一直由柏石曼仔细保管,直到他去世。1943年,柏林在盟军的轰炸下几乎变为废墟,因此坊间一直传说这批底片在轰炸中被毁,而滕固所编《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一书的价格也因是奥尔末这批照片最后的亮相而水涨船高,甚至千金难购

照片背后的故事

12帧奥尔末圆明园底片全部拍摄的是圆明园西洋楼群像,此次展出的2帧玻璃底片分别为“谐奇趣全景”和“大水法”,尽管拍摄于1873年,但影像清晰,观者无不感震撼

12帧奥尔末圆明园底片冲洗出的72幅大型原件照片,2帧一百多年前的原玻璃底片(早期摄影底片)首次与公众见面。2010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台湾秦风老照片馆和东莞展览馆共同主办的“残园惊梦——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展”昨天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

拍摄者奥尔末

观众留言:曾经的辉煌铭刻在屈辱的记忆里

收藏者秦风

台湾收藏家秦风是目前这批珍贵玻璃底片的收藏者。也正是他和他30人的团队,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让这批影像资料以展览的形式头一次在国内公开展出

将于8月27日结束。此展在世界艺术馆展出后还将在东莞展览馆巡展

从事圆明园历史文化研究多年的徐家宁说,恩斯特奥尔末去世后,他在中国期间收集的大量中国瓷器,捐赠给了家乡的罗默尔-佩利扎乌斯博物馆,成为该馆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在他的遗物中还包括12张玻璃底片,内容全部是圆明园西洋楼,对比托马斯查尔德的照片,可以确定这组底片的拍摄时间早于查尔德拍摄同样题材的1877年

出书让照片扬名

1873年,奥尔末任职北京海关时,拍摄了一组圆明园的照片,距圆明园被毁仅13年,就目前可以考证的圆明园历史影像中,奥尔末的作品是最早的,比托马斯查尔德还早4年。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原为专业摄影师,大约1867年在厦门开设一家照相馆,后来放弃照相馆生意,转到中国海关工作,此后46年间,奥尔末始终维持原工作,先后居住在厦门、北京、广州、青岛等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3/5230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