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果树栽培 / 荔枝红头囊螟的防治

荔枝红头囊螟的防治

4?准确选择高效低毒杀虫剂:如选用15%快灭杀乳剂、13%果虫杀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乐斯本乳油等药剂兑水1000~1500倍后喷雾防治,效果很好。红头囊螟又名红头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幼虫共分6个龄期,除一龄幼虫头部为黑色外,其余各龄幼虫的头部均为红色。老熟幼虫在其最后危害的虫苞内吐丝作茧化蛹。2?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红头囊螟寄生性天敌有赤眼蜂(卵期)、小茧蜂(幼虫期)、大腿蜂(蛹期),捕食性天敌有黑蚁、螳螂等,要善于保护和利用,要注意科学用药,不要滥用农药,对甲胺磷等高毒药剂坚决禁用。除危害荔枝外,该虫还可危害龙眼。三、发生规律红头囊螟一年发生5代,以第5代3~4龄幼虫在荔枝树冠被害叶苞中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4月上、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出现的成虫为当年的第一代成虫,有世代重叠现象,但每一世代都有明显的盛发期,分别危害荔枝的春梢(第一代)、夏梢(第二、第三代)、秋梢(第四、第五代)和冬梢(第五代越冬幼虫),全年以第四、第五代(9~11月)发生量最大,对荔枝的秋梢造成严重危害。幼虫多数在上午孵化,初孵幼虫在脱壳后即向四周叶片爬行,吐丝把两片转绿后的叶子一背一面缀合成苞,藏于其中,从叶片底部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和网状叶脉,四龄以后的幼虫食量大增,以吐丝方式转移危害其它健叶,高龄幼虫可以把3~4片叶缀合为一个大虫苞,幼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绿性,但一般不取食未转绿的嫩叶。二、生活习性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多数在早上太阳刚出时羽化,然后栖息于附近枝叶上,较少飞行,除非受到惊吓,雌雄比例约1∶1,羽化后当天即可进行交配,第2~3天后开始产卵,每块卵含卵粒几十至100多粒不等,产于树冠内部荫蔽枝条的叶片上,每头雌虫平均可产卵块2~3块,成虫寿命3~11天。卵粒纺锤形,在叶片正面沿中脉分两行平行排列成长条形的卵块,上有胶质透明薄膜覆盖。一、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体长10~14毫米、宽3~4毫米,展翅24~33毫米,头部较大,复眼圆形,位于头部两侧,占头部大部分,雌虫触角线状,雄虫触角羽状,前足较短,后足最长,翅中部前缘有深色斑2个,腹部圆筒形,黄褐色,末端具有很长的黄色臀毛。该虫危害荔枝,取食荔枝叶片的叶肉,使叶片干枯、穿孔或缺刻,影响荔枝光合作用,对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四、防治措施1?冬季适度修剪、清园: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修剪,对阴枝、弱枝、病虫枝以及红头囊螟的越冬虫苞等进行清除,减少越冬虫口。《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01.10。有条件的还可人工释放赤眼蜂,增加卵寄生率。3?选择适宜的施药时期:主要防治第一、三代幼虫,由于红头囊螟幼虫孵化后很快就结苞隐藏其中,因此施药的最好时机是在结苞之前的幼虫盛孵期,盛孵期可通过调查田间成虫产卵高峰期,并结合卵历期来推算,卵历期(天)=88.11÷(T-13.40),其中,T为当时果园中的日平均气温。初产的卵块黄白色,中期黄褐色,后期黑褐色,孵化前可清楚地看到卵内幼虫黑色的头部和红褐色的胴部,卵的孵化率很高,达98%以上,未经交配的雌成虫也能产卵,但不会孵化。蛹呈红褐色,长13~15毫米、宽3.8~5.2毫米,第10腹节末端具8根卷丝状臀棘,雌蛹生殖孔着生在第8腹节上,而雄蛹则着生在第9腹节上,雌雄蛹的肛门都在第10腹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3/52108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