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栽培 / 印楝栽培技术

印楝栽培技术

苗圃地要选在海拔600米以下,热量充足,背风的平地。不要选在海拔1000米以上,迎风的山坡上,这些地方到冬季风大,气温下降,苗易冻死

印楝2-3年就开花挂果,8年后进入盛果期,单株产籽10-15公斤,收获期可达100年以上。印楝、乔木,树高冠大,高可达10-20米,胸围1.8米-2.5米,冠大而圆,叶常绿。四月下旬至五月开花,边开花边挂果,六月至八月籽种成熟。生长迅速,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三年生的树高可达6-8米,地径12-16厘米

培植绿化荒山为主的生态林的株行距,2.5米×2.5米、2米×3米。培植采种为主的工业原料林的株行距:4米×4米、6米×6米

根治疗皮肤病。树皮可提取杀虫剂和抗癌剂。印楝耐旱,是干热地区绿化造林的优良树种。印楝是重要的生物农药植物,含有多种杀虫、杀菌的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印楝素,以种子中的含量最高,一般为0.3%-0.4%,可防治200多种危害农林、仓库的害虫,有杀精避孕、利尿等功效。木材质似红木,可作家俱。印楝种子含油率20%左右,可用于制作肥皂、牙膏、化妆品等,油饼是高效有机肥料。印楝(AzadirachtaIndicaA.Juss)属楝科,原产印度,后引种到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的五十多个国家。老叶可治溃疡、疖,消毒杀菌

2、整地

1、造林地

4、土壤

2、温度

1、种源

但印楝耐水性差,水分过多或排水不良也会影响印楝生长,造成死亡。半干热半湿润地区的印楝就比干热地区的印楝长势好,譬如,黄草坝一带半干热地区坡地上种植的印楝比红河、元阳干热坡地上的印楝长势好,二三月份半干热地区的印楝叶子翠绿,主梢明显,干梢现象极少。在干热地区,降雨少,土壤干燥度大的地段上种植的印楝就比降雨量多、土壤干燥度小的地段上种植的印楝长势差。如元阳县大理石厂对面坡地上的印楝比呼山坡地上的印楝长势要好。有的在冬春季节出现枯梢,甚至整株枯死,气候干旱、水分不足是原因之一。印楝耐旱能在干热地区生长,但不意味印楝在任何干热地方都长得好,适量的水分对印楝的生长是很重要的

有个种源叫“萨得玛”,果大种长,果肉味甜,四月五月果实成熟,成熟较早,印楝素量含低,只能作为生态绿化树种种植。印楝种源较多,我州从缅甸引进较好的一个种源叫“格拉得玛”,果小种短、果肉味苦,成熟较晚,七月八月果实成熟,印楝素含量高,可作为工业原料林种植

育苗营养袋规格一般为14厘米×20厘米,黑色最好,容易吸热。不能育裸根苗,在干热地区裸根苗上山造林难于成活。袋里肥料看土壤肥力而定,放点腐熟农家肥最好,放化肥不能过量,容易烧苗。袋太大,上山造林不便。袋太小不利于根系伸展,容易穿袋。袋里土壤用沙壤土,不能用粘土

造林技术

1、印楝苗期容易得苗木猝倒病、白粉病、枯梢病等,施敌克松,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农药进行防治。用量按说明配制,结合实际适时喷施

1、生物学特性

2、采种

按一万亩(40万株)印楝树计算,三年后可产印楝子400吨,每株10公斤,每公斤5元,产值2000万元;可加工印楝油800吨,产值480万元;楝子枯3200吨,产值320万元;印楝素6吨,产值1.08亿元;积材300立方米,产值180万元

5、地势

经济效益估算

结果成活率不高,得不偿失,等于白种。土壤干薄的陡坡地一般不要栽种印楝,效果不好,可种车桑子。造林地要选择缓坡、土层深厚的地段,特别是工业原料林基地要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地段。不要不择条件,是山就种。干热河谷造林难度大,先易后难,宜乔则乔,宜灌则灌,这样种植科学合理,效果较好。印楝作为速生乔木树种需要的水份和养分比车桑子这种灌木更多,它的适应性、耐旱性比车桑子差,不象车桑子那样在干热河谷到处能种,都能成活

在当风坡面和风口上的印楝,容易干梢,开花结果也会受之影响。地形对印楝生长也有影响。不同地形、不同部位,其土壤的厚度、湿度、质地都不一样。“山高一丈、大不一样”,“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但干旱的地方,阴坡水分要比阳坡多,印楝长势相对要好。印楝是喜光树种,阳坡光照时间长,有利印楝生长和结实。缓坡和下坡的土壤厚度、肥力,湿度比陡坡、上坡好,印楝在缓坡和下坡种植效果就好。干热地区的坡地,特别是陡坡地土层浅薄干燥,水分容易流失,在陡坡地上种植印楝成效不好,不宜在陡坡地上大面积种植印楝,只宜栽种车桑子

4、造林

这种方式简便,但籽种露白后要及时组织人力点播。第二种是先在苗床育苗再移苗于营养袋里:籽种浸种48小时后,散播在苗床上,复盖一层薄沙土,浇水适量,不能干也不能过湿。三十天左右,苗高3-4厘米,有5片真叶时移苗到营养袋里。每天适量浇水并翻动,二至三天,籽种顶端露白后就直接点播在营养袋里。育苗方式常用的有二种。一种是直接点籽在营养袋里:先把籽种在水中浸泡48小时捞出,用沙或草席捂盖摧芽。这种方式育的苗上山造林成活率高

苗床和营养袋里的土壤用高锰酸钾消毒

红河州自1999年开始引种印楝以来,把印楝作为一个产业来培植,到2003年全州已种植印楝20余万亩。我国海南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引种印楝,九十年代中期,云南省引种印楝

3、育苗

所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管理不好,前功尽弃。但是这个环节往往做得不够或者不好。管护是造林后的重要问题,“三分造、七分管”。种下后,就少管或者不管,任其生长,长成什么样子算什么样子。有的印楝地里杂草丛生,有的印楝长势不良,有的印楝无人修剪,有的印楝被牲畜啃咬吃叶等,结果栽时象个样子,过上一年后不成样子,两三年后不见样子,这与管理不善有极大关系

3、密度

从我州实际情况看,从红河县的红河大桥至个旧市小曼堤是干热地区,从小曼堤到个旧市曼耗是半干热地区,这两个地区从红河面上升300-500米,就温度这个因子来考虑是适合种印楝的。印楝不耐寒,如果最低气温低于4℃,低温持续二天以上,霜大,都会使印楝受冻死亡。有的地方海拔在1000米左右,但热量不够,又有霜,就不要去种印楝了,如开远城郊,蒙自坝区,个旧倘甸种的印楝长不起来,低温一来就冻死。适宜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下,年均气温不低于20℃,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2℃,年均降雨量600-1000毫米,无霜的干热地区。李仙江、滕条江属湿热地区,还有曼耗到河口中越大桥属于湿热地区,这些地方雨水较多,对印楝开花结果会产生影响,不能作为工业原料林来发展。如果无霜,年均气温低于20℃,印楝会因积温不够而长势不良。南盘江两边从江面上升80米-100米也适合栽种印楝。印楝是热带树种,对气温要求较高。如果作为生态绿化林来大面积种植不划算,因为湿热地区是块宝地,适宜种植的树种很多,要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来种植价值高的珍贵林木和经济林木

在这些地上栽印楝比山上效果好,速生丰产,种一片成一片。此外公路两边的土层堆积,深厚疏松,水肥增加,栽种印楝容易成活,既可作为原料林,也可作为公路行道树,绿化效果很好。干热河谷谷底地段自然条件好,与印楝原产区自然条件相近,可以说是印楝最佳适生区,工业原料林基地应该摆在这些地段。要选出部份好地来种植印楝,成为原料林基地。在扶贫搬迁点的路边、地头、房前、屋后要见缝插针散种印楝,可成为以后农民的收入来源,又绿化四旁,美化环境

造林苗木要营养袋大苗,在离地25厘米处截干种植后效果好。印楝是速生树种,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速生丰产,栽种时施底肥对印楝生长十分有利。有的地方放糖泥,一定要发酵腐热捣碎放在塘里。裸根苗上山造林后成活率极低,不能用。栽种时,注意撕袋,袋不撕掉,根在袋里卷曲,长势不好。每塘施300克-500克普钙和土拌匀作为底肥,农家肥更好

但从缅甸采种运到红河州,因多种因素所致,运种时间较长,有的可达一个多月。播种时间最好在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超过十月中旬,出苗率更低,长势不良,幼苗遇十一月低温后因木质化低造成枯叶死亡。存放时间长了,印楝发芽率就会降低,一般只能达到15%-20%。如果采摘处理后二三天就播种育苗,出苗率较高,可达70%-80%。印楝籽种成熟颜色变黄时采摘。采下后要搓去果皮,用肥皂水冲洗后凉晒,干而不粘就可作籽种育苗了

根据不同目的用途而确定不同造林密度

印楝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生境条件要

3、水分

防治病虫害

整地一般采用挖80cm×80cm的大塘和宽70cm,深80cm台地两种方式,印楝根系发达,塘小,深度不够会影响生长,在坡地上不容易成活

印楝喜欢中性偏酸的土壤,碱性大的土壤,特别是盐碱土不能种植印楝。在我州有两种土壤值得注意,一种是黄泥土,这种土壤粘粒含量多,质地粘重,湿时粘锄,通透性差,肥力低。还有一种是紫色土,风化快,土层浅侵蚀严重,干旱缺水。印楝根系喜欢通气透水,因此,沙壤土好,粘性土壤最差。这两种土壤不利印楝生长,在这两种土壤上种植印楝,长势不良,叶黄株小,长不起来。印楝是速生树种,土层深厚,养分丰富的土壤有利于印楝速生丰产,在这些地方种植的印楝长势良好。土层浅薄、石头较多,干旱贫瘠的土壤,印楝难于长好。要避开这两类土壤或者对土壤进行改良后才能种植印楝

造林时间在6月和7月,有的地方5月下旬进入雨季,雨水下透地后就可以上山造林

5、管护

枯梢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查清,有种源问题,有干旱缺水问题,注意选择好的种源和立地条件好的地段造林,可减少枯梢病的发生。印楝树长大后,虫害减少。绿鳞象甲是食叶害虫,每年冬春季节最多,虫害严重的植株,1株上有数十只,把叶子吃光。2、印楝幼林期主要病虫害是绿磷象甲,红蜘蛛、叶螨、野蛞蝓等,有的地方有鼠害,野兔啃咬,还有枯梢病。比较严重的是绿鳞象甲和枯梢病。可采用人工捕捉成虫,施50%倍硫磷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进行防治

采种育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3/5120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