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大蓑蛾

大蓑蛾

【危害征状】初龄幼虫啮食叶下表皮及叶肉组织,三龄以后蚕食叶片,造成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同时还啮食茎杆表皮

(2)物理防治:悬挂黑光灯诱杀雄蛾

(2)卵:近圆球形,初为乳白色,后变为淡黄棕色,虫囊内卵堆圆锥形,上端呈凹的球面形

【防治方法】

【学名】Cryptotheleavariegata

蛹体前端坚屋脊状,尾端具有3根小刺。(4)蛹:雌蛹纺锤形,淡褐色至黑褐色,平均体长29.7毫米。雄蛹长椭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平均体长17.5毫米;尾部顶端有1叉状突起,突起顶端有1下曲的钩刺

【分布】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安徽、广东、河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区

(5)虫囊:纺锤形,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有时附有少数零散的枝梗;老熟雌囊大,饱满,平均长度62.5毫米;而雄囊小,较瘦削,平均长度49.9毫米

(1)人工防治:冬季结合修剪,摘除虫囊

(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伞裙追寄蝇,寄生率可高达50%以上,应予保护。如在周围环境中少用或不用广谱性杀虫剂等

【形态特征】

雌成虫纺锤形.无翅,体长26毫米;头部黄褐色,胸部和腹部黄白色,多茸毛;腹部末节有1节状褐色毛环。(1)成虫:雌雄差别很大。触角羽毛状;前、后翅都是褐色,前翅近外缘一侧有4~5个半透明斑。雄成虫有翅,体黑褐色,平均体长16.5毫米,翅展35~44毫米

【危害对象】桂花、红叶李、紫荆、梅花、蜡梅、月季、蔷薇、山茶、石榴、樱花、紫薇、桃花等近600种花木

【目科】鳞翅目,蓑蛾科

【别名】大避债蛾,吊死鬼,大袋蛾,大皮虫

(3)药剂防治:幼虫危害期,可喷施90%0晶体敌百虫l000~1500倍液,或喷施孢子含量100亿/克青虫菌可湿性粉剂0.5千克和90%晶体敌百虫0.2千克混合的500倍液,或青虫菌和大蓑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混合液,每毫升中含青虫菌0.1~0.2亿、多角体病毒0.015~0.03亿,可起到兼治刺蛾作用;或喷施Bt乳剂(孢子含量高于lOO亿/毫升)150-200倍稀释液

除雄成虫外,雌雄各虫态都在囊中;虫囊形成后,幼虫始行取食;幼虫取食和活动时,头、胸伸出囊外,负囊而行;虫体长大,虫囊也延长和扩大。幼虫喜光,故树冠外层危害严重。一年中以7~9月危害最烈。幼虫取食多在清晨、傍晚和阴天,晴天中午很少取食。【发生规律】多数地区一年发生l代,少数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虫囊中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中、下旬成虫羽化。11月幼虫封囊越冬,越冬时幼虫将虫囊口用丝环系在植株的枝条上,少数在干上,或叶脉上。雄成虫羽化后飞向雌虫虫囊,与雌虫交尾;雌成虫羽化后仍在虫囊中,将头部露出囊外,待交尾后将卵产在虫囊的蛹壳内,母体渐干缩死亡;每头雌虫产卵量平均3429.9粒;6月中、下旬幼虫孵化后爬出虫囊吐丝下垂,随风传播;初孵幼虫在植株上,并不马上取食,而是首先啮取植株组织碎片,以丝联结建造虫囊,经3~4小时囊即可造成

(3)幼虫:体扁圆形,体表光滑油润。胸足3对,腹足及尾足退化;幼虫老熟后,雌雄区别明显,雌幼虫黑色,体肥大,平均体长21.5毫米。雄幼虫黄色,体躯甚小,平均体长13.9毫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440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