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石藏品 / 传承文化文明的文房清供

传承文化文明的文房清供

文玩佳作生要集中于明清两代

文玩精品的制作高峰,从明末一直延续至清康雍乾三代

一是器型杂,即便从每项独立的文玩来说,其器型之纷繁亦可谓千变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砚滴,二是用途杂分工往往很细微琐碎,各自为营互不相干,而且少见重复重样。比如,与笔有关的,就有笔架、笔洗、笔筒,笔掭等,三是材质杂,举凡玉、竹、木、牙、铜、石、漆、料、玛瑙、紫砂、水晶等,无所不用。文玩的最大特点是芜杂,古玩界常常将之归类于杂项,杂件

如香港佳士得2005年春拍会上,诞生了一项竹雕笔筒拍卖的世界记录——一件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高172厘米,以1140万元的天价成交。此笔筒出自清初上海嘉定著名竹刻艺人顾珏之手的雕刻精绝作品(上有“顾珏”,“宗玉”刻款),老树危桥,悬崖绝裥,层次丰富,窈然而深。顾珏以雕刻精巧著名,其作品刻画精深,细入毫发,一器必经一二载始成,不袭前人窠臼而能独立门户。文玩材质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便于文人雅士亲自操觚奏刀的竹、木、牙,石之类,而且其久经抚玩会产生滋润莹厚的包浆,时间愈久愈发可爱,近几年来竹木类文房用品走势极为坚挺,特别是那些留有著名文人工匠题铭刻款的文玩成为收藏焦点

值得提的是,明清文玩中颇多奇石造型及其题材者。如果说唐代的文人士大夫还主要侧重对庭园的中型峰石的搜求,而宋代开始注重于对斋室的小型供石的藏玩的话,那么唐宋之间的南唐所出现的砚山,恰好是这两种奇石收藏的过渡,一方面它将奇石的身影从庭园移到了案几,另一方面又将供石搜藏的方向纳入了古董文玩的行列。要追溯一下古代文房供石起始于何时,那么,创制于唐宋之问的砚山无疑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起源。事实上从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到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等,都将供石归类于文房雅玩

今天我们所言的文房清供是沿袭了清末的习惯,其范畴指书房内读书,写作,书画的用器。而在明以前,人们还将文人把玩欣赏的艺术品与书画品甚至书房家具都归纳于文房清供。到了南宋末年,赵希鹄写的《洞天清禄集》一书中将文房清供列为十项,即,古琴、古砚,古钟鼎彝器、怪石、砚屏、笔格、水滴,古翰墨真迹,古今石刻,古画。南唐文人苏易简撰写的《文房四谱》应是唐末宋初文房清供的最早分类,素中所列笔,墨纸,砚四宝,即我们常说的“文房四宝”。异木竹等。而明初的《格古要论》又将文房清供分为十三,即:古琴、古墨迹、古碑法帖,金石遗文、古画、珍宝,古铜器,古砚,异石、古窑器,古锦。时至明末居龙著书,又将文房清供列为45种之多,出现了砚山,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等直接用于书写作画的器物

据说在秦汉时期,“文房清供”就开始出现了,唐宋得到不断的发展。“文房清供”实际上是一种泛称,它的起源比较早。作为一种实用器具,它们都是根据当时文房案头的需要而出现的。明清以后,“文房清供”更加充实完善,用具种类非常丰富。纵览交房清供史,上至帝王,中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普通百姓,无一不对文房清供有着极大的兴趣

文房清供是怎样分类的呢?

上述关于文房清供的分类发,只是横向大类,如再纵向细分,每一类文房清供都复杂的惊人

而且常见有关诗文典故,并且制作时十分注重细节。文玩不同于其他器玩之处,在于其造型、纹饰的讲究。所谓纹必有意,图必吉祥。虽然有时候也会有俗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表现为雅的一面,或是雅俗共赏。其主题样式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中国的文房清供可谓渊源流长,多如瀚海,悠悠历史长达几千年

到底何为文房清供呢?

如文玩中的大项印石和笔筒,都是迟至明代才被发掘和创制的。也许是由于文玩精品太富创意,毫无章法,规律可循,为宫廷所不容,所以真正官款的反而不多见,但很明显,很多文玩精品实际上还是宫中所制,其不是官窑而又胜似官窑。尽管文房清供早在秦汉时期已有出现,宋元时代佳品叠出,但大量的精品佳作还是集中于明清两代。国力式微,官窑制作几近停顿,因社会动荡而产生思想解放,工匠们在文人墨客的指导下,在文玩一路创意纷呈,精品叠出,一改传统官窑制作程式化的弊端。对此,许多文人学士纷纷著书立说,引导高雅的审美趣味。同时,由于政治腐败。许多文人并亲自加入到工艺制作,有的参与创意,有的甚而即兴奏刀操觚。特别是明代中晚期,传统文人士大夫收藏群体由于商人阶层的崛起,工艺制作出现了不惜工本、不惜材质的奢靡之风,以迎合其趣味

所谓的“文房清供”是指在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的基础上,出现的一些辅助用具。它们也是古代书案上清雅的实用陈设品通俗的讲就是在文人书房当中,书案当中,需要一些其他的辅助性具,这些辅助器具,包括有笔筒,墨床,笔洗,水呈,还有砚滴,印章、闲章等等,它的总称叫做文房清供。“文房清供”也可称文玩或清玩

文玩材质最为广见的是陶瓷,其可塑性最强,几乎可以仿制其他所有材质的肌理质感,这在清乾隆年间运用得最为淋漓尽致,所谓“戗金,镂银、琢玉、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清·朱琰《陶说》)其中不乏官窑制品,身价不菲。如北京翰海2004年迎春拍卖会推出的清乾隆官窑仿竹夔龙纹笔筒,高8厘米,精巧绝伦,成交价达60.5万元。明清二代景德镇的单色釉,德化窑的白釉,龙泉窑的青釉等,均有数量可观、卓然巧秀的文房器玩问世,其中有一些是仿宋代五大窑的釉色及造型、纹饰。而且烧制难度更高,向来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最高境界,故格外受到青睐。从文人趣味来说,单色釉瓷因少人工匠意而更富天然韵致,其不浮、不嚣不靡,不媚,洁素莹然

特别是有些赏玩摆件(如瓶、炉,插屏之类),往往是大块的浓缩,大件的缩小,古玩界又有“小器大样”之说。作为书桌案几之玩用,文玩一般太不盈尺,小不足寸,可远观,亦可近取

奇石造型类较受文人青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4059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