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文物租赁正当时

文物租赁正当时

解决文物为社会服务的办法不是没有,关键要看我们的博物馆能不能带头改变以藏代管的传统,简而言之,就是以租赁的方式将少量等级较低的文物从冷宫释放出来,还史于今的同时,又可借变藏为放来补充馆需资金,提高自身以藏养藏的能力。这么做的好处还在于,一是可以提升社会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二是可以对民间博物馆形成外部承载力的支持,三是可以在租赁期间扩大文物价值的宣传效果,四是可以使等级较低的文物在有条件租赁的一方受到良好的养护,五是可以利用租赁方式起到分散保管降低集中馆藏的风险……也许有人会说,文物不同于其他可借贷物品,租赁风险太大。话虽没错,算不上是个好理由,文物作为历史和文化的承载物,亦属社会发展的真实见证,既然如此就不应该简单地变宝为物,使大量等级较低的文物难逃老死后宫无人识的“宫女”命运,从而丧失存世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古董拍卖天价不断,国内博物馆的手越来越紧,偶有展出,也是名大物稀,难尽人意。为什么?一家大型专业出版社的编辑室主任告诉我,她曾在一处馆藏中见到齐白石的印章就那么随便裸放在架子上,有的已经出现风化现象。中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相关出版物虽然不少,但国人能够亲眼目睹宝物的机会却少之又少。用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话说,丢了谁负责,伤了谁负责,烂在库房里谁也不用负责

后来有机会进入博物院内部参观,又多了一个念想,要是有一天文物能出租多好。北京故宫门票2角钱的年代,最大的奢望是至今还赖在脑子里不走的一个念头,要是自己家里有一件就不用大老远买票去看了

文物管理要创新,说白了就是如何做到既会管又会用,不能仅仅满足于提高文物类报刊和博物馆网站的传播效果,却让大量的文物因长期库存得不到应有的利用。文物自己不会说话,文物管理部门可以开口。一个小家里有点儿什么好东西全家人都知道,结果是互相关心,共同爱护,如果一个国家有什么好东西,人们不知道的结果会怎么样呢?很难说

在我看来,历史文化大众化的结果既能提升社会文化和道德水准,同样利于文博机构抓大放小,集中精力为国家藏宝集珍。国内个别艺术机构如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四川工作站,去年已开始联手相关机构开展“艺术品银行”服务,采取的是民间借贷方式,即从收藏家手上征集藏品,然后放贷给私人赏玩或展览之用。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得到文物管理部门的支持,与时俱进,在政策上给予适度的松绑,目前应该是尝试进行文物租赁的最好时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行业法律法规完善,民间资金充沛,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尽管其中鉴定、评估、租金等方面环节复杂多变,加之专业性强,操作上难以调控,却率先带了一个好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315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