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石藏品 / 雨花石的收藏、鉴赏历史十分悠久

雨花石的收藏、鉴赏历史十分悠久

“海的女儿”(图5)此石上的图案似一幅天然风景人物画,画中少女坐在海边,凝视着远方摇曳的椰林,秀美的长发随风飘逸,似已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画面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蕴涵着无穷的韵味

为了让大家具体感受雨花石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在此将多年所藏精品予以介绍,与读者一起品赏

最初藏石人先淘得红孔雀,并未在意,后又巧遇一枚绿孔雀,回家后将它们一起放在水中,不禁拍案叫绝。“孔雀之恋”(图4)这是由两枚玛瑙石组成的一对小孔雀。两只孔雀大小相近,红绿相映,雌雄相配,它们情意绵绵地相对凝视,似在回顾千万年来的分离,祈祷永恒的相聚

观赏此石,给人以春色永驻的感觉,不禁想到书法家兼收藏家宋洪先生《雨花石赋》中的诗句:“石名雨花,石中奇葩。花肌石骨,醉月流霞……”。此石质透、形美、色艳,每朵花瓣犹如精心刺绣而成,堪称石上“苏绣”。“红梅绽放”(图6)花卉图形是雨花石的一大品类,其数量仅次于风景图形

形象生动传神,色彩对比鲜明,不失为妙品。“洪秀全”(图2)此石上的人物图形五官齐全,头上包有方巾,披到肩上的长发清晰可见,酷似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

明初朱孟办在聚宝山得奇石三枚,并请黄鹤山樵绘图,这是我国第一张雨花石图,惜已遗失。清代孔尚任有《六合石子》诗,对雨花石赞誉有加。早在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南京北阴阳营氏族公墓里就出土有76枚“花石子”,现部分陈列在南京博物院。许问石曾在南京任职,他的全套“西厢记”藏石闻名中外。元明之际,郝经在真州(现江苏省仪征县)觅石,著有名篇《江石子记》。至明代中叶,林有麟著《素园石谱》中绘制雨花石图35帧,并逐一命名,这是我国仅存的雨花石图,至为珍贵。据专家考证,曹雪芹《红楼梦》中描绘的“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的“通灵宝玉”即雨花石。雨花石的收藏、鉴赏历史十分悠久。清末民初,雨花石界出现了“石坛三杰”,即南许问石、北张轮远、天津王猩酋。明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米万钟、程克全、姜二酉、陈贞慧等一批雨花石收藏家以及孙国等著名品石家,孙国的《灵岩石说》至今仍脍炙人口。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所著《怪石供》和《后怪石供》被后人视为论述雨花石一类长江流域卵石的名篇,其中对雨花石的质、形、像及如何观赏均有生动的描述。张轮远著有《万石斋灵岩、大理石谱》(灵岩石即雨花石),王猩酋著有《雨花石子记》,这些论著确立了雨花石的鉴赏准则,它们的问世标志着雨花石的文化形态已趋成熟

“睡莲”(图8)此石上的图案似三朵盛开的睡莲,血红的花瓣,乳白色的花边,花朵与叶片对比鲜明的色彩,让人百看不厌。更奇的是,那开得最盛的一朵中间还有花蕊,细细品味,仿佛能闻到它清甜的花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图1)此景由一山一水两石组成,石虽小,但气势磅礴,颇合王之焕诗意

“金麒麟”(图7)此石金黄色,画面中的麒麟头戴高冠,眼视前方,举步前行,加之四周深褐色的背景作衬托,更现非凡气势

其画面似花又非花,似石又非石,似乎还有双鸾在上空飞舞。所谓“一石出手,百石失色”,就是它了。“御花园”(图3)此石石质美,色彩更美,多达九色,每种色彩都很靓丽,非常谐调,营造出皇家花园的华丽、富贵气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振兴,收藏、观赏雨花石成为普通大众的所爱,目前,仅南京地区的雨花石收藏者已达2万余人,在清凉山、雨花石等地已形成日益扩大的雨花石市场,各种规模的雨花石展览、各种形式的雨花石出版物层出不穷

它们图形丰富,色彩斑斓,无景不有,无物不备,无象不包,无色不显,非人工所能及。雨花石是一种卵状玛瑙、水晶、玉髓、蛋白、化石及其伴生的五彩石、纹理石,主要分布于南京周边的江宁、六合、仪征、江浦等地,体量一般在10厘米以下,所谓“大者兼寸,小者如枣栗菱芡”(苏轼)

那优美的曲线、白皙的肌肤、绰约的风韵活灵活现。“金发女郎”(图10)黑色的玛瑙石上是一位金发女郎的侧影,她头戴贝雷帽,金发顺耳边散落,整体轮廓清晰、明丽。在纯天然的雨花石上有如此美艳绝伦的女性形象,极为罕见

”难道不是吗?。著名藏石家张轮远曾谓雨花石:“群芳不能喻其艳,锦绣何足比其容?可谓兼人间之至色,备天地之神奇

“金蝉与玉蝉”(图9)这是一对天然玛瑙蝉,金蝉的双眼、蝉衣、蝉翼备具,头部的曲线丝纹更让人称奇;玉蝉色泽红润,左侧似有外壳尚未脱落,显得稚嫩娇媚

责编少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1948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