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当阳峪里说绞胎”系列之四 一“绞”之瓷的前世今生

“当阳峪里说绞胎”系列之四 一“绞”之瓷的前世今生

绞胎技法不传,已有600年矣

不过,与绝大多数收藏爱好者一样,他仅藏有绞胎古瓷残片,无缘收藏绞胎古瓷整器,更不曾想过自己会投身复活绞胎古瓷的千秋大业。柴战柱先生自幼喜爱书画,稍长爱上收藏,尤其喜欢古陶瓷收藏,且被当阳峪绞胎瓷的独特魅力所征服

绞胎陶瓷是中国,是巩义窑与当阳峪窑窑工的发明创造,是世界陶瓷之林的神妙之花

20世纪,一批以“练上手”著称的陶艺大师,渐次而生,尤其是松井康成(1927年~2003年)、伊藤赤水,在国际陶艺界享有盛誉,在日本被认定为“人间国宝(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持者)”

绞胎,不但最终成为日本陶艺界引以为荣的一种技法,而且还有了一个日本名字,曰“练上手”

通过推断分析其花纹形式、泥料结构、工艺流程,经过先后几百次试验,当年终于按这个纹样制出了产品。“1957年,修武县在当阳峪村建陶瓷厂……1975年,厂里着手研究恢复透花瓷(绞胎瓷)。”修武县陶瓷厂前副厂长袁志泉先生在《说说当阳峪窑与恢复透花瓷》中这样回忆道,“1976年,(我)被。后来又扩大品种、式样,其中几件产品获得了奖项,《河南日报》曾在第一版以《失传千年的绞胎瓷新生》为题作了。当时完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成立试验小组后,便在当阳峪村民手中高价收购了一个小钵,将其打破了一片,从断茬上观察其条纹、纹样

作为焦作人,眼睁睁地看着一枝独秀的绞胎技艺,永久消失在当阳峪古窑的地平线上,真的是一种耻辱

但是,独步天下的绞胎瓷技艺,依然无人问津。从上世纪50年代起,陈万里、冯先铭、叶 民3位著名考古学家,到当阳峪窑遗址进行田野考察,此后当阳峪绞胎瓷开始为学界所认识、所了解;步入上世纪80年代后,40年代前后出现的盗掘热,因为收藏热起,再度猖獗,当阳峪窑遗址表层上的残瓷碎片,几乎被收藏爱好者席卷一空

接下来,那人的一句玩笑,刺痛了柴先生:“绞胎瓷,好玩意儿,可惜没的烧了!看来咱们的老祖宗聪明,他们扔掉不玩的玩意儿,咱们后人想拾,都拾不起来!”

宋元以降,绞胎陶瓷在中国日渐走向式微,命若游丝,乃至在巩义、在当阳峪窑故地,不幸失传。绞胎陶瓷怎么绞的、怎么烧的,无人知晓

恢复失传几百年的绞胎技艺,谈何容易!

□首席小编于茂世文图

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改变了他的想法与命运

“日本多以陶创作,绞胎瓷作品很少。概而言之,由陶而瓷,这一向前演进,是自然而必然的。松井康成晚年由绞胎陶转向绞胎瓷创作,是其绞胎艺术走向辉煌的重要标志。”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现代绞胎陶瓷艺术大师杨峡先生说,“在中国,由陶而瓷,从巩义窑走到当阳峪窑,上下几百年;在日本,由陶而瓷,是由松井康成一人完成的。”

就此,古代中国独一无二、已经失传的这一瓷种,在日本掀起波澜,并在上世纪40年代,在东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特别是在尚未改革开放的1975年,不知外面世界的当地百姓,想要复活绞胎瓷,只能蛮干!

失传600年的绞胎技艺,竟然率先在东瀛日本复活

日本复活绞胎,不是烧瓷,而是制陶——以绞胎技法技艺,打造现代陶艺作品

2000年,他多方筹资50多万元,注册成立焦作市金谷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焦作市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前身),开始复烧绞胎之瓷

『绞胎瓷已有今生』

将中国绞胎陶瓷介绍到日本的,是日本古陶瓷收藏家杉山、古陶瓷研究专家小山富士夫

为了复烧新绞胎,他们高价收购绞胎古瓷,将其击碎,观察它的“断茬”

交谈中,得知他是焦作人,那人随缘道:1949年前,焦作是全国四大煤都之一;古代焦作,是全国四大瓷都之一;当阳绞胎,是古代焦作称雄全国、一枝独秀的绝活儿。一次,他在北方某座城市的古玩市场,遇到一个热情健谈的古瓷收藏爱好者

在柴战柱之前,在1975年,当地瓷厂已经复烧过绞胎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1463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