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杜鹃叶肿病的症状及防治

杜鹃叶肿病的症状及防治

病菌的担子在杜鹃寄主的表皮组织下形成。杜鹃叶肿病是由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外担子菌目、外担子菌科、外担子菌属的杜鹃日本瘿病菌侵染引起的。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上生圆筒形的担子孢子,以此侵染传播

防治方法

杜鹃叶肿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组织内潜伏越冬。病害一年发生两次,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春末夏初最常见,3-5月较严重。温度较低,月平均气温在15-20摄氏度时,相对湿度为80%以上,阴雨连绵,阳光不足,植株生长柔嫩,病害容易流行。潜育期7-17天。高山杜鹃发病最重。次年春天产生担子孢子,经风吹雨水飞溅传播,侵染幼嫩组织

杜鹃叶肿病又叫饼病。花芽受害成为肉质变厚变硬。病菌主要为害花芽、嫩叶和新梢。最后病部变黑褐色干枯脱落。这些嫩叶和花芽感病后异常的呈肉质增厚,产生大小不一的菌苞,花农称之为“杜鹃苹果”,直径为3-12毫米,有的可达8-18毫米,表面披覆有灰白色粉状物,此即为病原菌的担子的和担孢子。受侵害叶片初期正面产生淡绿色、透明、略凹陷近圆形病斑。新梢染病顶端产生肉质叶丛。叶背病部肥厚,隆起呈半球形或长椭圆形,暗褐至红褐色

3、发病前,尤其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0.5-1%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

1、不要将带病苗木引入无病区

2、初现病状而在病部未形成白色粉状物时,立即摘除感病组织,集中烧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8002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