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石藏品 / 奇石鉴评要素及其体系分析

奇石鉴评要素及其体系分析

第二,必须坚持准确原则,即确定的奇石鉴评要素应该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奇石特征。开展奇石鉴评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奇石一个比较合理的让人们可以普遍接受的评价,而如果鉴评要素本身就似是而非,那用它鉴评出来的结果的可信度也只能是似是而非的,就缺乏权威性,要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就更难了。像形纹难辨的情况就必须要避免,依据一定要充分,标准一定要清晰,且莫要模棱两可,让各说各有理。准确是为了能够明确判断,不产生或少产生歧义

奇石之“奇”的核心就在于它是各种因素机缘巧合的产物,它对机缘巧合的追求几乎是无限的,这种对“奇”的无限追求对奇石鉴评的影响很大,往往会因一个似乎很小的因素就影响到整体。现在所能见到的关于奇石鉴评要素的表述,受人诟病最多的也正是这一条,总是给人感觉少了点什么甚至是缺了很多,用它们来鉴评奇石得出来的结果往往都只能代表奇石的局部而不是整体,或者是只能针对部分石种或石类而不能推及其它,所以才难以得到更多人们的认同,离推广就更远了。所以,确定的鉴评要素不能有疏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确定鉴评要素的目的是用来开展鉴评,这就要求确定的这些要素必须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要规范但却不能过分专业,要全面却又能避免过于繁琐。第三,必须要坚持简便原则,即确定的奇石鉴评要素要具有简便适用特点。能做到完整而简洁、准确又通俗是最理想的,主要是一定要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不具有可操作性是没有意义的

至此,我们就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了,就是一个完整的奇石鉴评要素体系一定是包括有奇石的自然、文化和经济三大方面内容的,而且每一大特性又都分别具有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把它们合并到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六大基本要素体系。如果要再简单一些的话,用以下六句话来表述就足够了:内察质和色,外看形与皮;深入解主题,天然为最妙;珍稀才是宝,认知不可少

也有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比如清华大学的温庆博教授就曾于2007年上半年在《中华奇石网》奇石论坛上发过一篇名为《奇石鉴评方法(初稿)》的帖子,把奇石鉴评要素改称为了“奇石品质因素”,并重新划分成了“形态(造型和外形)、图画及色彩/色彩及图面、质地及石表品质、形成难度/稀有性、命题、底座、印象”等七个方面。应该看到,这样划分和前面的比起来是有一些进步的,但仍然没有摆脱根据经验把各赏玩元素往一起简单堆砌的老套路,比如“底座”就比较容易引起争论,多数奇石是需要配座的,而且也会对鉴评产生一定影响,但这并不绝对,由于有些个头较小的奇石像手玩石就不一定需要配座

第一,必须要坚持完整原则,即确定的鉴评要素应该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奇石全貌

流通交换是奇石经济性的主要表现形式,那么相应地在流通交换中扮演主要角色的珍稀和认知程度,也就理所当然地具有了成为奇石经济性代表特征的资格。而在实际流通交换过程中,奇石却并不是以使用价值为依据的,它依靠更多的仍然是自身的“罕见”、“特殊”、“出人意料”和“惊异”表现,及可以满足人们获得惊喜、愉悦、寄托等精神需要的程度,这就决定了只有它们的“罕见”、“特殊”、“出人意料”、“惊异”等“出乎人们想象”程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珍稀性才是其流通交换中的主要根据。奇石经济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由于奇石的“罕见”、“特殊”、“出人意料”和“惊异”等“出乎人们想象”程度本身就属于是意识范畴,会较多地受到人们所受教育、所处环境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人们对相同奇石的认识就经常会不一致,需要靠认知来统一提高,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被认知程度与拥有者的感受都是紧密相连的,就是这种独特作用,使认知在奇石的流通交换中也拥有了一席之地,并成为了事实上不可或缺的另一重要参考依据

然而如何评鉴奇石,如何使你在奇石的海洋中捕获更多属于真正的称的上奇石的石头,就难说了。现在的奇石市场越来越火暴,加入奇石界的石友也越来越多。本人细读了曹老师的“奇石鉴评要素及其体系分析”一文,感到帮助很大,所以将其载下,供众石友共同学习品赏

奇石鉴评要素及其体系分析

奇石的经济性是与文化性相伴而生的,作为自然物体的自然石在被赋予了文化内涵成为奇石后,就转化成了可以让人们从赏玩、占有、收藏中获得惊喜、愉悦、寄托等精神需求的特殊物品,有需求就能孕育市场,就可以被用来流通交换,奇石的经济性也由此确立。奇石的最基本特性有三个,即自然性、文化性和经济性。具体到奇石的自然、文化和经济这三大特性,最能体现它们内涵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六个,即代表自然特性的内部成分和外表形状、代表文化特性的解读情况和天然程度及代表经济特性的珍稀与认知程度。自然性指奇石是自然物体,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形态,是由自然界经过亿万年自身演变幻化,在各种各样不同因素机缘巧合下,经历了挤压、浸染、侵蚀或冲刷等过程之后,所形成的自然形态。但特性都是抽象的,只有从特性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才是具体的,才是具备成为鉴评要素条件的。即奇石就是融自然、文化和经济这三大特性于一身的集合体,一个完整的奇石鉴评要素体系应该涵盖这三方面内容。完整的奇石鉴评要素体系当然要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奇石的各方面特性与特征。文化性则表现在奇石是文化载体上,文化是因,奇石是果,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结合产生了奇石,没有文化就无所谓奇石,进一步说就是没有承载文化的自然形态石是无法转变为奇石的,奇石因文化而生、靠文化而传、以文化而名,每一块奇石都是一个文化符号

作者/曹文庆

所以,研究奇石鉴评要素其实也是个大问题,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关于奇石鉴评的讨论比较活跃,但关注的重点大多都是在方法和标准上,专门针对奇石鉴评要素的分析却比较鲜见。奇石鉴评是对影响奇石鉴赏评价各要素的综合分析判断,确定鉴评要素是第一步属基础性工作,没有鉴评要素的任何鉴评方法和标准都是无源之水或无木之本

比如在这些元素中就没能体现珍稀和天然程度,而这两点又恰恰是在日常鉴评实践中根本无法回避的。且不说鉴评和鉴赏是否有区别,但仅就搬过来的结果看,也应该是不成功的。其次是有简单堆砌并存在明显疏漏嫌疑。由中国观赏石协会制定的《观赏石鉴评标准》(送审稿)把鉴评的基本要素明确规定为了“形态、质地、色泽、纹理、意韵”等五个,就属于是拿来的典型。不管是“质、色、形、皮、纹、意”,还是“形态、质地、色泽、纹理、意韵”,严格说都是奇石的一个个赏玩元素,这些元素是否就能代表奇石鉴评要素的全部、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和有没有主次从属之分等,就很有再做深入分析的必要。首先是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乃至概念本身就存在有明显的含混不清甚至矛盾之处。由于缺乏专门研究,在近几年有关奇石鉴评的讨论中,对有关要素的内容,比较流行的做法都是采取拿来主义,就是把鉴赏中的“质、色、形、皮、纹、意”等直接搬过去套用。比如形态和纹理,初看似乎很明确,前者针对造型,后者针对画面,但对一些既像画面又似浮雕的就很难抉择

奇石是产生于自然界的,它具有经济特性并不是由于凝聚了人类劳动,更多的原因还在于它要参与流通交换,即通交换才是

二、确定奇石鉴评要素须坚持完整、准确、简便三原则

三、完整的奇石鉴评要素体系应包括自然、文化、经济三个方面六大基本要素

造成目前这种确定的奇石鉴评要素要么含混不清存在矛盾,要么简单堆砌存在明显疏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确定奇石鉴评要素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不清晰

奇石的自然特性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本来是很多的,中国观赏石协会《观赏石鉴评标准》(送审稿)中引用的“形态、质地、色泽、纹理”和温庆博教授的《奇石鉴评方法(初稿)》中划分的“形态(造型和外形)、图画及色彩/色彩及图面、质地及石表品质”等,就都具有特征属性,但比较杂乱缺乏规律,其实它们都是可以归入两个方面的:即奇石内部成分和外表形状。把内部成分和外表形状合并到一起就构成了由奇石自然特性所表现出来特征的全部。影响奇石内部成分的是组成它们的各种矿物质,表现出来的就是奇石质地和色泽;影响奇石外表形状的是它受到自然界各种外力后所表现出来的或具体或抽象、或象形或状物、或粗犷或细腻、或恢宏或纤巧等各种形状与表皮

总之,对奇石鉴评要素的讨论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奇石是源于自然的,是人们在和自然的接触中发现后才具有了文化特性的。这里面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人们从中找到与人们审美情趣相吻合可以与人产生情绪共鸣的文化元素,也就是我们统称的解读主题,没有这个环节,自然形态石将无法实现向奇石的转变,而且从奇石上解读出来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文化元素量,是与人们可能产生情绪共鸣程度成正比的;另一个就是根深蒂固的“贵在天成”观念,它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正是它们孕育了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华奇石文化,这也是和奇石的“奇”就在于它们具有“罕见”、“特殊”、“出人意料”、“惊异”等等“出乎人们想象”之处的解释相一致的,奇石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情绪共鸣,就是由于那些符合人们审美情趣的文化元素竟然能“出乎人们想象”地通过奇石这种自然形态物表现出来!换句话说,就是奇石的天然程度越高或者说越少人为痕迹就越能“出乎人们想象”!能够表现奇石文化特性的特征可能还有很多,比如配座、养护……等,但都是要以解读主题或追求天然为中心的,属于是对这两大特征的补充与完善。即解读主题和天然程度这两大特征是基本上就可以阐释涵盖奇石文化特性全部的

一、对奇石鉴评要素讨论空间还比较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7314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