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杨树烂皮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②栽植后加强抚育管理,防治蛀干害虫,合理整枝。城乡绿化及公路林,初冬应涂白以防冻及日灼

发病初期,病部产生暗褐色水渍状病斑,略微肿起,病健组织界限明显,手压有软感,剥皮则有淡淡酒精味,隆起斑块渐渐失水,随之干缩下陷,甚至产生龟裂。小枝发病时无明显溃疡斑。【症状】该病危害杨树枝干皮部。干后病皮极易剥离,可见到皮层腐烂成乱麻的纤维丝条。发病后期,在下陷的病皮上,出现密集的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遇雨或湿度过大时,由黑点顶端挤出乳白色浆状物,并逐渐变为橘黄色,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角。分生孢子器有时呈同心环状排列。剥皮可见皮下形成层腐烂,木质部表面出现褐色区。孢子角边挤边干,形成细长的卷须。在粗皮部分发病时也无明显的溃疡斑,也无卷须状的孢子角,但有琥珀色的分生孢子块。病皮环干一周,病部以上的枝干千枯,形成枯枝

无性型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chrysosperma(Pers.)Fr.),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真菌(图1-23)。【病原】病原为污黑腐皮壳菌(Valsasord idaNit.),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菌

③化学防治:可用2%康复剂(843)3倍液,或10%双效灵10倍液,松焦油柴1:1,50%琥珀酸铜10倍液,10%碳酸钠液,多菌灵25倍液,波美5度石硫合剂涂干或喷干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冻、抗虫、抗日灼的树种和品种,保护根系

华北地区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东北地区稍晚,5-6月是病害盛发期,7月病势缓和,9月停止发展。受光量过大易生日灼伤时,也易发病。栽植用苗木过大、移植时根系受伤、移植次数过多、假植太久的大苗或幼树,在移植后不易恢复生机,因而易病。分生孢子可进行再侵染。【发生规律】病原菌以子囊壳、分生孢子器或菌丝在病皮内越冬,翌年春季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成熟,借风、雨、昆虫、鸟类传播,通过各种伤口,尤其是通过日灼伤伤口侵入寄主,也可自无伤的死皮侵入。在城乡绿化树木上,因整枝技术不佳、修剪过强、机械伤害多时,均有利于发病。该病与冻害、日灼伤、虫害、盐害、旱害有正相关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6589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