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根艺鉴赏 / 滇池成功“排毒”4700吨

滇池成功“排毒”4700吨

王蕾介绍,除了采用环保疏挖技术,连滇池底泥堆放都采用了国际领先技术,大规模使用了“土工管袋”围堰。2000年5月,昆明市在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一期工程运粮河东基底修复区对直径3.0米的新型土工管袋进行了充灌试验。施工后“土工管袋”上还会长出茂密的青草植被,可绿化美化周边环境。2003年2月,又在东风坝北基底修复区实施了针对滇池污染底泥疏浚的土工管袋围堰及吹填生产性试验工程。实验成功后,二期工程占地1960亩的底泥基底修复区全部采用了“土工管袋”围堰技术。“土工管袋”围堰与传统土堤围堰相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效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

第三期工程底泥疏浚水域面积共计约895.21m2,疏浚工程量约503.83万m3,预计可从滇池中取出总氮16604吨,总磷6966吨。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王蕾介绍,底泥疏浚第三期工程的实施,能够巩固和扩大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一期工程、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继续疏浚工程和滇池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二期工程的效果,对滇池水质的改善意义重大

据了解,湖泊底泥由上到下通常由污染层、过渡层和正常湖泊沉积物层共3层组成,为尽量保护湖底过渡层和正常层,不破坏水底植物生长的环境,滇池底泥疏浚中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环保疏挖法,从荷兰引进4艘绞吸式挖泥船,利用全球卫星定位仪,准确定位疏挖的深度和面积,疏浚的超挖深度不会超过污染层下15公分。同时,还采取措施有效防止了泥沙散落造成局部水域的浑浊

该技术脱水机械占地小,脱水率高,能够满足滇池外海底泥疏浚工程对底泥含水率控制的要求。因此,滇池底泥疏浚工程项目组突破传统堆场堆存底泥模式的束缚,经过大量调查、考察和研究,决定在滇池污染综合治理过程中采用底泥脱水新技术——脱水固结一体化技术来解决污染底泥处置的问题。此外,对于第三期疏浚工程产生的底泥,指挥部还考虑脱水后运到滇池周边“五采区”进行填充,种植植物后可有效恢复滇池面山植被。对于如何处置疏浚产生的大量底泥,王蕾表示,目前滇池流域内底泥堆场用地已十分紧缺

102万m3的底泥疏浚意味着滇池又一次成功“排毒”,3320吨总氮和1393吨总磷被取出。小编从昆明市滇池治理底泥疏浚三期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总疏浚量为503万m3的滇池治理底泥疏浚三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宝丰湾区域的底泥疏浚

目前,工程试验段、福保塘基底修复区围堰加高加固施工,以及底泥脱水场征地工作均已完成。截至今年7月25日,已累计完成投资8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5%。目前,滇池已有1000万m3污泥被清除,不仅增加了库容量,还对减少污染负荷及促进自身净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小黑荞脱水底泥堆放场的征地工作,同时组织进行外海北部疏浚、宝象河河口疏浚、脱水工程、底泥存储工程等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于2010年12月31日正式开工的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三期)工程,将清除外海北部、宝丰湾、宝象河河口湖区及其湖岸周围地区主要内源污染,改善外海水域水质。宝丰湾底泥疏浚施工也于今年5月底完成,累计完成疏浚工程量102万m3,占总工程量的20.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5825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