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蔬菜栽培 / 稀特蔬菜的来源

稀特蔬菜的来源

现代研究和实践表明,很多药用植物虽然有治病效果,但若长期作蔬菜食用,对人体也没有害处,反有一定的保健价值。由此,这些药用植物逐渐转入稀特蔬菜行列,俗称的药用保健蔬菜既为此类

近年来,由国外引来的稀特蔬菜如芦笋、牛蒡、桔梗等,在国外已是大路蔬菜。这类稀特蔬菜的地位大多不凡。中国生产主要用于出口换汇,其高昂的经济效益被人刮目相看

(四)异地栽培的稀特蔬菜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甚大,植物资源、生产习惯和食用习惯大不相同。这类蔬菜在北方(或南方)即为稀特蔬菜。很多南方热带、亚热带蔬菜,在北方露地不能栽培;加上中国交通运输业落后,经济不发达,北方人民不可能有食用习惯。20世纪80年代初,烟台市一位农民种植成功,1987年烟台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总结了栽培技术,由作者在山东省广泛宣传推广,在90年代初已被列为稀特蔬菜行列。蕹菜、落葵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大路蔬菜,在华北地区食用不多,近年来北方也开始栽培,成为北方的稀特蔬菜。佛手瓜是典型的南菜北引实例,它是在生产技术发展和保护地栽培技术提高的基础上取得成功的。同样情况,北方寒带和温带蔬菜,有的也不能在南方栽培。如佛手瓜在江南诸地为大路菜,在华北地区无霜期较短,露地不能栽培,过去也无食用习惯。佛手瓜作为稀特蔬菜的称号,仅限于华北地区

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对蔬菜花色种类要求增加。(二)由野生植物转入稀特蔬菜广义地说,绝大多数蔬菜都是由野生状态被人们栽培驯化为栽培作物的。由此,很多有食用栽培价值的野生植物转入栽培作物行列,成为稀特蔬菜,如蕨菜、薄荷、苦荬菜、荠菜等。因此,增加了对野生植物的研究

(五)其他稀特蔬菜稀特蔬菜的种类繁多,来源亦多种多样。以上几类蔬菜生产面积不可能发展得很大,因而成为长久的稀特蔬菜。有的蔬菜如茭白、慈姑等需要的栽培条件复杂,必须利用水面,还应在气候温暖的地方;有的蔬菜如百合等繁殖生产周期较长;有的蔬菜如黄花菜等产量低,栽培经济效益不高;有的蔬菜有奇特的味道,不为大多数人喜食,市场销售量一直不大

(三)由药用植物转入稀特蔬菜目前很多大路蔬菜,在古代亦为药用植物。如芹菜在2000年以前为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的药用植物;芦笋在古希腊为士兵作战前服用的”强壮剂”。如桔梗为中国传统的中药材,但近来已开始作为稀特蔬菜栽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药用植物栽培面积扩大,食用普遍,而逐渐演变成蔬菜,有的仍处在稀特蔬菜行列中

近20年来,中国的稀特蔬菜种类很多,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

但在其他地区则仍鲜为人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员的交流、交往频繁,这类蔬菜被传播到新的地区、新的国家开始栽培。(一)由国外引入蔬菜种类繁多,起源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如番茄由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百余年,至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仍为稀特蔬菜。很多种蔬菜在起源地已早被当地人认识,大量栽培、食用,成了大路蔬菜。它们即被列入稀特蔬菜范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4525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