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知识 / 鱼腥草

鱼腥草

4.科学作畦:因地制宜作畦,低洼地和冷浸地做成阳畦,高地做成平畦,畦宽1.5~2m

耐寒,怕强光,在-15℃可越冬。野生于阴湿或水边低地,喜温暖潮湿环境,忌干旱。土壤以肥沃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壤土生长最好,不宜于粘土和碱性土壤栽培

选地整地

栽培技术

2.病虫害防治:鱼腥草极少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药剂防治

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鱼腥草,名见《名医别录》

1.水肥管理:整个生育期内适时排灌,保持土壤湿润而畦面不积水。整个生育期禁止浇灌被污染的脏水,禁止施用垃圾、污泥、未经无害处理的人(畜)粪尿、硝态氮(硝酸铵等)和以硝态氮为原料的复(混)肥,采收前30d内禁施任何肥料。前期不需追肥,茎叶生长盛期每667平方米适时追施尿素10~15kg

栽培技术

适时采收

田间管理

土壤湿润的不需浇水,土壤干燥时适时灌水,15~20d即可萌发出土。3.栽植方法:选择肥壮的种茎,用消毒好的刀具切成5~250px长,保证每段有3~4节。在畦面上开宽375px、深500px的栽植沟,将种茎按125px的株距平放于沟内,覆6~175px厚细土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广布。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产于我国中部、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东起台湾,西南至云南、西藏,北达陕西、甘肃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cordata),又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蕺菜,客家话称之狗点耳,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具有腥味的草本植物。清热解毒

种子发芽率不高,发芽适宜17~25℃变温,发芽率为20%左右。分株繁殖:4月下旬挖掘母株,分成几小株,按上法栽种。根茎繁殖:春季将老苗上的根茎挖出,选白色而粗壮的根茎剪成10~12cm小段,每段带2个芽,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栽植,繁殖,覆土3~4cm,稍稍镇压后浇水,1星期后可生出新芽。栽种后注意浇水,需保持土壤潮湿,出苗后,要勤除杂草,地上部封垄以后,可以不进行锄草,以免锄伤根苗

生长环境

1.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晚霜结束后栽植

基本特征

分布情况

1.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符合GB/T18407.1-2001要求,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

3.施足基肥:栽植前,每667平方米均匀撒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kg、草木灰150~200kg(或硫酸钾15kg),耕翻1次,深25~750px,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贮运期间,适当浇水保鲜。采收后洗净,扎把上市。加工、贮运过程必须保持产品清洁、卫生,确保达到GBl8406.1-2001的要求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以地下茎作产品的,从夏到冬均可根据市场需求陆续采收。采嫩茎叶食用的,4~10月均可采收,可多次采收

2.精细整地:选好地块后,彻底清除杂草、碎石,深耕晒垡。栽植前耕翻耙平,施足基肥,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

花序长约2厘米,宽5-6毫米;总花梗长1.5-3厘米,无毛;总苞片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0-15毫米,宽5-7毫米,顶端钝圆;雄蕊长于子房,花丝长为花药的3倍。蒴果长2-3毫米,顶端有宿存的花柱。草本,高30-50厘米;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有时带紫红色。搓破有鱼腥气。叶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有时除叶脉被毛外余均无毛,背面常呈紫红色;叶脉4-7条,全部基出或最内1对离基约5毫米从中脉发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l对很纤细或不明显;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顶端钝,下部与叶柄合生而成长8-20毫米的鞘,且常有缘毛,基部扩大,略抱茎。花期4-7月

2.繁殖方式:一般采用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395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