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直翅目

直翅目

触角较长,多节,呈丝状、剑状、棒状等。直翅目昆虫因前、后翅的纵脉直而得名,包括蝗虫、蚱蜢、螽斯、蟋蟀、蝼蛄、蚤蝼等。头多为下口式,少数前口式。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体形较大或中等。复眼发达,通常单眼3个,有时为2个。蜕裂线明显。中单眼位于额中央,侧单眼位于复眼内侧

识别特征:体长2.5-90毫米。翅长短不一,有时无翅。前翅为覆翅,皮革质,有亚缘脉。常有发达的发音器和听器。尾须短,分节不明显。渐变态。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大,后足跳跃式。雌虫有发达的产卵器

绝大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并为典型的多食性,取食植物叶片等部分。大多数蝗虫生活在地面,螽斯生活在植物上,蝼蛄生活在土壤中。直翅目昆虫中有许多种类是农、林、园艺等的重要害虫。有些蝗虫能够成群迁飞,加大了危害的严重性。螽斯科有部分种类为肉食性或杂食性,取食其他昆虫和小动物。直翅目昆虫为典型的陆生种类

癞蝗科腹部第2节背板倾下方脊状的摩擦板上有发声齿,同后足股节内侧基部隆线摩擦发声,为腹部——后足股节型。鸣声的主要功能是吸引异性个体、完成交配和生殖。发声机制可细分为多种,前翅——前翅型发声器为螽斯、蟋蟀所特有,前翅——后足股节型为蝗总科所具有。锥尾亚目的听器位于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下方,螽斯亚目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具发音器的种类均有鼓膜听器。虽然少数种类的雌虫也能发声,但发声的主要是雄虫。直翅目昆虫许多种类能发声,其发声机制均为摩擦发声,即身体的一个部分与另一部分摩擦而发声

蝗科(Lucust idae):蝗科昆虫,即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蚱、蝗虫。听器位于第一腹节两侧。它们身体粗壮,触角短,除极少数种类外,均不超出体长。蝗虫前胸背板发达,呈马鞍形,盖住中胸,常具有两对翅。雄虫能以后足腿节摩擦前翅而发音。产卵器粗壮,卵产在地下

蟋蟀科(Gryll idae):蟋蟀科昆虫又叫蛐蛐,触角细长,超出身体。产卵器细长,呈矛状,有一对很长的尾须。后足为跳跃足。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雄虫具发达的发音器

剑尾亚目产卵器呈剑状、刀状或矛状,锥尾亚目的产卵瓣短锥状,末端尖,内瓣退化。但蚤蝼科与蝼蛄科则产卵器。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由3对产卵瓣组成,即背瓣、腹瓣和中瓣。有些螽斯雄虫第9节腹板有1对尾刺。腹部一般11节,前10节明显,第11节与尾节连合,形成肛上板。有些种类,如蝼蛄只见8一9节。雌虫第8腹板特别发达,常与第9节愈合,形成下生殖板。腹末有发达的尾须1对

卵之形状与产卵方式因种类而异,蝗虫卵产在土中小室内,螽斯产卵于植物组织中。第3龄开始出现翅芽。多数种类的翅芽倒置,后翅位于前翅之外,由此可将若虫与短翅型的成虫相区别。卵为圆柱形或长圆形,单产或成卵块。变态类型为渐变态,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幼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多数直翅目昆虫以卵越冬,1年1代,或2代,而蝼蛄1一3年1代,若虫一般5~7龄,其形状与生活方式与成虫相似

前、中足多为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但蝼蛄前足为开掘足。前胸背板很发达,可活动,在蝗虫中向侧下方延伸呈马鞍形,盖住前胸侧板。前翅加厚成皮革质,称为覆翅,通常狭长,翅脉明显,但有的种类退化成鳞片状;后翅、扇形,翅脉直,有宽大的臀域,休息时呈扇状褶迭。3对足跗节节数因类群而异,有3—3—3,4—4—4,2—2—3或2—2—1等不同类型,可作为分类特征。有的种类前后翅均退化。蝗虫后足股节侧扁,外侧常有排列整齐的羽状隆线或不规则的粗颗粒。一些翅退化的蝗虫成虫外形上很像若虫,但它们的前翅在外面,翅上除纵脉外还有横脉,而若虫的前翅均位于较宽的三角形后翅之下,翅芽上仅有纵脉而无横脉,这是识别短翅型成虫和若虫的主要特征。有些种类前胸腹板在前足基节间具圆锥形或圆柱形的突起,称为前胸腹板突。中、后胸愈合。翅通常发达,有2对

常见的科有:

它们的触角短,前足特化为开掘足,后足腿节不发达,不能跳跃。蝼蛄(Gryllotalp idae):蝼蛄科昆虫,有的地方叫拉拉蛄,是一类重要的地下害虫,为害作物和蔬菜的根部。产卵器很短,不露出体外。有一对很长的尾须。前翅短,雄虫发音的发音器不发达。听器与螽斯科一样也是位于前足胫节基部

螽斯科(Tettigoni idae):螽斯科昆虫,即我们讲的蝈蝈和纺织娘。雄虫靠前翅摩擦发音,少数类群雌虫也可发音。产卵器为刀状或剑状,尾须短。听器位于前足胫节的基部。它们触角呈丝状,长过身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2510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