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景观 / 郑和宝船遗址外船坞遗迹新发现

郑和宝船遗址外船坞遗迹新发现

郑和下西洋的起始点位于现在的河西宝船厂遗址。目前该地区已建成规模宏大的宝船遗址公园,内有3个作塘(造船的船坞)。可在最近,市民韦世林却在宝船遗址公园外围找到了第4个作塘,而这个作塘现在已成了臭水沟围绕着的农家菜地

高楼包围“农家菜地”

对比地图作塘“现身”

韦师傅说,这是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一些河流被填平,一些河流被改成了暗道。他拿出了历年来的南京地图和一本《郑和全传》。“我敢肯定地说,这个地方就是宝船遗址中,残存下来的作塘。”。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当年沿秦淮河一线,建有不少作塘,专门生产远航的大型船只。而韦师傅发现的这块土地,在明朝时期的地图上也是一个水塘,一直通到秦淮河,而在通往秦淮河水道的沿途还设有几道关卡。对于这块地方就是当年宝船遗址的作塘,韦师傅自然有证据。他也曾到附近打听过,发现这里原来是有河流通到秦淮河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河流逐渐消失了。韦师傅说,这些关卡就是水闸,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下水的船只试水用的。小编发现在新地图上,该地区的河流明显比老地图上的河流要少。随后韦师傅又从《郑和全传》里找到了一张该地区明朝时期的地貌图

沿着旁边围墙一路走去,可以发现每栋楼房离空地都有4到5米左右的距离。低矮的树枝让人看不清前方的景物。这块土地四周是一栋栋整齐排列的居民楼,宛如水桶一般将这块土地围在中间。据了解,当初这些楼还没建的时候,有关部门曾有意把楼往中间的土地上“靠靠”,可探测后却发现这里地基太松软,最后只得作罢。沿着新河二村的小路没走多远,韦师傅就拐进了旁边一栋220号居民楼小巷子中。不少地方目前已被当地居民划成了田地,种上了各类蔬菜。穿过围墙发现,后面是一块非常空旷的土地,四周略高,中间低洼。目测一下,这里面积约有2个足球场大小。巷子尽头是一堵围墙,墙上开了一个大口子

居民刘师傅指着水塘表示,这个水塘原先可不是这么点大,而周围的农田也没有这么多。竹竿伸下去约1.9米左右就触及到了水下的淤泥。3米长的竹竿完全伸进水中,依然能够感觉没有真正触底。但周围居民为了省下买菜钱,纷纷开始“填塘造田”。渐渐地,水塘开始“萎缩”,一直缩到现在这个样子。可奇怪的是,继续往下伸,却依然没有什么阻力。在这块土地上,还有不少臭水沟,流淌的污水全都汇集到低洼地的水塘里。采访时刘师傅还说,当年“填塘造田”时,不少居民曾在水塘附近找到材质很硬的木板,不过因为不知道木板的用途,最后全都被当成柴火烧掉了。当年这里的水面相当开阔,2个足球场面积的土地有一大半都泡在水中。在这水塘边小编发现,这个水塘的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韦师傅随后找来了一根长约3米的竹竿,然后慢慢伸进水塘里

作者:佚名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一些作塘被掩埋填平,不得不说是种遗憾。而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能查到的作塘只剩下了7个。“当时我们也很吃惊,因为在这之前,其他的作塘大都被填平了,没想到还有一个作塘能够保存下来。”祁副主任说,明朝时期,航海业很发达,为了能到更远的地方,船只就必须做得很大。“当年我们发掘6号作塘的时候,发掘出了不少文物,相信这个新发现的作塘里一样有珍贵的文物。”祁副主任表示,他们已将情况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现在又发现了保存下来的作塘,这对于研究明朝历史和航海史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当时他们来到韦先生所说的地方后,首先就把这里在地图上的位置与明朝地图上的位置进行了比较,发现这块地方在当年的确是个水塘。对于韦师傅的推断,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然后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加以判断,最后论证这里的确是一个遗留下来的作塘。相应的,作塘(船坞)也应该很大,宝船遗址公园中的3个作塘,长500米左右,宽约50米,这就是个很好的例证。祁副主任告诉小编,他们前几天就接到韦师傅的电话,然后就派人到现场调查。“按照编号来看,这个作塘不是2号作塘,就是3号作塘。”祁副主任介绍,从民国时期的文献中就能发现,在民国时期该地区有十几个作塘

是二号或者三号作塘

调查3米竹竿探不到塘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2466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