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松象虫的发生及防治

松象虫的发生及防治

以成虫蛀害树干的韧皮部,轻则使树皮产生块状疤痕,大量流脂;严重时环割树干的韧皮部,形成多头树并可能使其死亡

防治方法

分布与危害

卵约1.5mm,椭圆形,白色微黄,透明。散产于伐根皮层上或泥土中

蛹裸蛹,长度与成虫相等,除上颚与复眼黑色外,全体白色,身体上布满对称排列的剌,腹端方形,井有一对大的保护刺

腹部9节。幼虫弯曲,无足。老熟时体长10-15mm,头部黄褐色,身体白色。第1胸节与第1-8腹节上各有一对椭圆形的气门

加强监测,发现有虫为害时及时用药防治,可采用手压式喷雾器地面防治,选用药剂为4.5%的氯氰菊酯,每亩施商品药50g,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成虫体长7-13mm。胸背面不规则地布满圆形大小不等的刻点。前胸有由金黄色磷片构成的圆点四个(背中线两侧各二个)。鞘翅上有近长方形成虚线状纵向排列的刻点和金黄色鳞片组成的X形花纹。触角膝状,有柄,著生于喙的前半部。雄虫腹部背面8节;雌虫腹部背面7节。身体和鞘翅均力深褐色

(1)农业防治

加强苗圃抚育,科学肥水,增强树势,减少为害;秋冬季清除林区地面落叶,发现幼虫枝及时剪除,为害严重的枝干进行剥皮,集中烧毁

发生规律

翌年5月中、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集中于落叶松更新地上取食和交尾,取食2年生以上枝干的韧皮部补充营养;6月中旬至7月底成虫向采伐迹地扩散,选择伐根产卵,将卵产在松树和云杉的新鲜伐根皮层上或泥土中,每雌虫产卵60-120粒;卵经2-3周孵化,6月下旬新孵幼虫陆续在伐根的皮层或皮层与边材之间作虫道活动取食;幼虫约5龄,其发育进度与温、湿度和营养质量相关;到9月末大部分幼虫老熟并作椭圆形蛹室越冬,少数孵化较晚的幼虫于翌年春季再取食后作蛹室化蛹,蛹期通常2-3周。越冬幼虫7月末开始羽化,羽化成虫多在蛹室中潜伏约半月后才自伐根爬出,寻找幼树取食危害,当年不交尾产卵;于9月底在幼树根际的枯枝落叶中越冬,少数羽化较晚的成虫则在蛹室内越冬。在东北林区2年1代,在陕西年1代;以成虫在松树幼树根际的枯枝落叶中,或以老熟幼虫及幼虫在皮层,皮层与边材间或在边材以内的椭圆形蛹室内越冬。成虫每年有春季和秋季两个发生与危害高峰期,春季主要危害幼树树皮和韧皮部,造成人工营造的针阔叶树苗木和幼树大量死亡

形态特征

(2)药剂防治

松象虫Hylobitelusharoldi(Faust),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辽宁、吉林、四川、云南、陕西各地,主要为害松类、糠椴、大黄柳、山杨、丁香等幼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2363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