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大丽花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大丽花白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该病南方发生较多,华北发病轻,包头每年栽植面积较大,但发病较轻。【发生规律】两种白粉菌均以菌丝体越冬,翌春气温升高至18~25℃时,空气湿度高于70%,菌丝生长产生在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条件适宜时产生吸器,为害大丽花,以后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温及干湿交替,利用该扩展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田间不宜栽植过密,注意通风透光;科学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适时灌溉,提高植株抗病力;冬季清除病落叶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秋末冬初常在病部长出棕色或黑色小点,即病菌病囊壳。初在叶面上现白色粉状霉点,后向叶面扩展。【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嫩茎及花芽。大发生时叶片上几个小霉点斑,经过数小时可融合成大病斑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2号水溶性粉剂8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常用药剂甲基硫菌灵、防霉宝、达科宁、加瑞农、三唑酮、敌力脱、福星。病情严重的可选用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2)药剂防治

前者子囊果大小60~139um,附属丝多,呈菌丝状。子囊3~10个,长卵形或亚球形,大小49~82×19~53(um)子囊孢子3~6个,个别2个或8个,大小17~33×14~17(um)。无性态为O idiumerysipho idesFr称白粉粉孢霉,分生孢子单个顶生,长圆形,大小27~33×14~27(um)。菊科白粉菌形态特征参见菊花白粉病。自然条件下见到的多为无性态。【病原】ErysiphepolygoniDC称蓼白粉菌和EcichoracearumDC称菊科白粉菌,均属子孢菌门真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2357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