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培技术 / 菊花病害防治(1)

菊花病害防治(1)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大连结成片,病叶上布满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形成闭囊壳,附属丝菌状,内生子囊6—21个。发病初期及时用15%粉锈宁600倍液、62.25%仙生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或0.2—0.3度石硫合剂喷雾。发病严重时,引起叶片扭曲变形,枯黄脱落;同时植株矮化,发育不良。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圆筒形,单胞,无色,串生于分生孢子梗上。1.菊花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子囊孢子椭圆形。在温暖地区,病菌也可依靠菌丝体在被害植物活体上越冬。该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真菌侵染所致。我国南方地区有时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有性阶段。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表越冬,来年春季释放出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控制病害。孢子萌发后侵入表皮细胞,并形成吸器吸取植物养分。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残体及落叶,并集中烧毁。晚秋在病部形成闭囊壳越冬,或以菌丝体在被害植物活体上越冬。注意田间通风透光,避免栽植过密。田间初侵染发病后,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引起多次再侵染

以花入药,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作用。菊花别名甘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中药名为白菊花、黄菊花。栽培菊花主要病害有菊花白粉病、菊花斑枯病、菊花叶枯线虫病以及菊花枯萎病、菊花叶锈病、菊花花叶病毒病和菊花花腐病等,以前3种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地,全国其他地区均有栽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1415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