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建国初的文物收藏:王铎大幅草书标价仅80元

建国初的文物收藏:王铎大幅草书标价仅80元

这些慷慨的捐赠,缓解了博物馆藏品不足的窘境。小校经阁的主人刘晦之,解放后多次将自己收藏的藏品献给了国家,有三四千件青铜器,以及大量的龟甲骨片、兵器、图书,数量巨大,其1962年去世的时候,身边已经是不留一石一木

凤凰卫视11月29日《腾飞中国》节目播出“民间收藏纪事——慷慨的捐赠”,以下为文字实录:

少数有识之士从微薄的工资和稿费当中省吃俭用,如田家英、邓拓、李一氓等都是参与收藏的。那时,一个部长的工资大约是三四百元,一个科长的工资也就是七十元,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北京琉璃厂、隆福寺等地的书画古玩店,一幅明代王铎的大幅草书标价是80元。赵之谦的篆书对联一副是20元,现在看来这简直是神话

如北京的张伯驹,天津的周叔弢,上海的潘达于,合肥刘肃等等,还有郭沫若、郑振铎等文化要人,更是将收藏的甲骨、陶器等系数交给了国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蒋介石从故宫搬运了大量宝物去台湾,新中国处于博物馆藏品不足的窘境,在政府的号召和鼓励下,收藏文物的各界人士常将珍藏献给国家。像上海著名收藏家潘达于将两只传世的珍宝大克鼎和大盂鼎捐给了即将开业的上海博物馆,轰动文物界和收藏界

1956年前后,国家对于私营工商企业展开了社会主义改造,古玩店成为公私合营的文化商店,像原来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上海广东路文物市场一条街,最后只剩下国家独家经营的上海文物商店,文物经营工作是由国家指定的文物商店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任何私人不得收购,出售文物

其次是钱币、火花、烟标、糖纸、书票,以及纪念品逐步地受到了关注。当时唯一大众化的收藏品就是邮票了,面值不高的邮票成为老少咸宜的收藏,邮票交换也成为当时大众流行的收藏活动

在上世纪的前半页,北京琉璃厂和上海五马路,也就是今天的广东路、古玩街,形成了一北一南的古玩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著名收藏家、古玩家,他们当中有的文物藏品,足可以与博物馆分庭抗礼

本周的《腾飞中国》,我们说一说收藏的事。何亮亮:股市不振,楼市调控,物价上涨,导致财富缩水,更多的人开始看上了收藏,同时收藏事件频频吸引眼光,海外竞拍国宝,诸多藏品被炒作,狂飙身价,收藏界是风生水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0673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