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泰加大树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泰加大树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腹末角突褐色,其基部两侧及中央上方有小齿。头部淡黄色,触角短、3节。幼虫体长20-32mm,圆筒形,乳白色。第10腹节背面近半圆形,中央l纵凹,沟底淡黄色。胸足短小不分节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严禁苗木、木材随意调运

营造混交林,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减少为害;对新伐倒木,必须及时剥皮或运出林外;可在林区设置饵木诱集成虫产卵,待幼虫孵化盛期,及时剥皮处理

雄虫体长19-31mm,体色与雌虫近似,但触角柄节黑色,3-6腹节背板红褐色,后足胫节、基跗节大部分黑色。体色变化为腹部背板9两侧各1黄色大圆斑,背板8后缘中央黑色,背板9两侧无黄斑,或后足胫节末端1/4黑色。【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23-37mm,黑色。触角、眼后区、颊,1腹节背板后半部,2、7、8背板,角突及胫节、跗节均桔黄色,爪黑褐色

(2)加强林区管理

【别称】冷杉大树蜂、枞树蜂。学名:UrocerusgigastaiganusBenson

【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山西、河北、黑龙江等省

对疫区和疫情发生区内的被害木应及时加工处理锯成板材或浸于水中浸泡一个月以上方可外调

成虫于7-8月间出现,以7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喜在白天中午日光下飞翔,对新采伐的云杉有明显趋向性,在伐倒木的周围常见许多成虫飞行。成虫羽化后,向外咬1羽化孔飞出,羽化孔圆形,直径5-7mm。幼虫孵化后沿树干纵轴斜向上穿凿虫道,约达心材处又返回向外钻蛀,虫道内充满白色木屑,木屑细而紧压;虫道长约20cm,直径6-8mm。雌虫于7月中旬开始产卵,多将卵产于濒死木,枯立木或新伐倒木上;如在立木上产卵,通常多产在树冠基部的树干上,产卵深度约5-7mm,每次产卵1粒。该虫主要靠成虫自然传播及幼虫、蛹靠人为调运木材传播。老熟幼虫于虫道末端咬蛀蛹室化蛹,蛹室距边材表面约10mm。【发生规律】在甘肃年1代

蛹体长约30mm,乳白色,头部淡黄色,复眼和口器褐色。触角伸达6腹节后缘,翅盖于后足腿节上方

卵长圆而微弯,先端较细,长约1.5mm,乳白色

【类属】膜翅目树蜂科

(3)木材处理

【危害】为害松、云杉、落叶松的新伐和濒死木。以幼虫为害老龄、生长势弱的濒死木、枯立木、新伐倒木的木质部,在木质部中蛀成许多粗大的蛀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29138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