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造型 / 浅谈盆景创作

浅谈盆景创作

要创作一盆优秀的盆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巧与拙、形与神、变化与统一、主与宾、藏与露以及景中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

同样潘仲连、贺淦荪、赵庆泉创作的刘松年笔意、秋思;八骏图,都把古松的自然神态、劲风吹拂中的树林动态和林泉美景刻划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早。岭南派孔泰初的大树型盆景枝繁叶茂,雄浑豪放,如同旷野孤树;素仁的高耸型盆景,枝干高耸入云,飘逸洒脱,枝叶虽疏而不散,俨然长于密林间的树木,都符合自然规律。海派盆景与传统规则式盆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海派盆景师法自然,不受任何程式所限,反对呆板失真,矫柔造作

近年来欧洲、美洲、澳洲、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南非都掀起了盆景热潮,足见盆景的艺术魅力感人之深。1300年前起源于中国的盆景艺术,历尽沦桑而经久不衰。至今,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且使无数外国盆景爱好者为之倾倒

巧与抽是中国古代关于审美形态的一对重要范畴。但加工必须适度,要力求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巧夺天工而不露人工剪扎、雕琢的痕迹。一株小树要成为古树的形态需要剪扎加工,几块山石要成为崇山峻岭需对其雕琢布局。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主流是崇拙而抑巧的。老子说:“大巧若拙”,真正的巧不在违背自然规律去卖弄技巧,而在于顺应自然。巧是指人工修饰的美,拙是指自然朴素的美。采用种种技艺手段进行加工是必不可少的,不能静心等待自然的赐予。剪扎雕琢都要符合自然之理,不能闭门构思,单凭自己的臆测空想随心所欲,割裂自然。中国美学也认为巧则满身匠气,拙则通体灵气,以拙求巧方得大巧

读万卷书是指作者应多读书,以提高艺术修养、情操,开扩心灵;行万里路是指作者应遍览名山大川,体验山川、林木之灵气,如此才能创作出气韵生动,精美绝伦的盆景作品。唐画家张躁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是值得借鉴的。为了提高盆景艺术创作水平,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搜尽奇峰打草稿”。盆景创作力求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盆景创作者应学习自然,使万物形象进入胸怀,同时,对进入胸怀的万物形象进行加工,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盆景来

巧与拙

但要达到如此的艺术效果,绝非一蹴而就的。一盆优秀的盆景作品是技与艺的完美结合,盆景创作除了要熟练掌握剪扎、雕琢、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外,还要懂得布局、构图、造型等美学艺术理论,许多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探讨。好的树木盆景还需年复一年耐心细致的精心养护,俗话说艺无止境,越是复杂且难度大的往往更吸引人,故盆景格外引人入胜。盆景之所以感人,它妙在“咫尺水石有万里之势,盈握树木藏参天复地之意”

其主要原因之一都是因为他们在巧与拙的关系处理上比较恰当,符合自然之理。盆景名家潘仲连创作的“刘松年笔意”等松柏盆景,贺淦荪创作的“秋思”等动感盆景以及赵庆泉创作的“八骏图”等水旱盆景屡获大奖,深得盆景界同行的赞赏。岭南派、海派盆景都崇尚自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28316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